分类: 随笔 |
现今社会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这学到老的终极目的无非是学到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正因为人们的困惑、迷惑太多,才那么渴望幸福,追求幸福,祝愿幸福,想要掌握这种能力不是轻而易举的,似乎要穷尽毕生的精力。
假如不能做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便不能说你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如果能更早地体会这种心情,那便是人生的进步。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减少对外在因素的抱怨与指责,增加内心的自省与调节,因为指责只会让你变得更小气,抱怨只会显得你更无能,更多地调节自己的状态,省视自已的不足吧;减少对物质需要的迷惑,增加精神内涵的追求,因为物质的东西变化多端,而且是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何不多感受精神的极大丰富呢?减少对人对事的各种隐忧,增加厚道与宽仁的坦诚。不是都在讲做人要厚道吗?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不正是你在佛前的祈求吗?!
在如今各种诱惑丛生的时候,倘若你能表现出内心足够的勇敢,毫不畏惧的从容,半夜敲门心不惊,保持心地依旧善良,宣扬人之初性本善,不断地舍弃羁绊,以仁义、宽容待人处事,忽略细枝末节,不在得失上纠缠不清,既不抱怨上天无眼不公,也不指责无人了解你的才与能,而是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建立自我角色的完善,那么你的眼界会逐渐开阔,就离幸福不远了。
向来,人们讨厌那种夸夸其谈的谄媚之人,也会瞧不起那些随意许诺之人,更憎恨那种萎靡不振、毫无进取之心的人。而喜欢那种表面木讷,少言寡语,但内心无比坚定、刚毅的人。喜欢那些采取变通的方式,以超强的行动力与时俱进的人。
人们每天做的事情大体相同,而要在这平凡的事情中达到不平凡,就要看你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了,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你是悲观者,还是现实者,亦或怀惴理想者?你看待与经历事物的过程与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不如意,也总会有低谷期,倘若不轻言放弃,不轻易被困难阻挠,而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即修身养性,顺应环境,理解适者生存的意义,遵守法规,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排除小恩小惠的干扰,融入到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多一些谅解与宽容,相信每一滴汗不会白流,每一条路不会一直平坦,努力把握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微笑面对每一个人,关心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感谢为你提供过支持的人,爱你所爱,坚持自己,即使无恒产也要有恒心,那么成功便会眷顾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