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在修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过程中也明确提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范围内为烈士以外的其他人修建纪念设施或者安放骨灰、埋葬遗体”。
附 成都商报文章:
杨沫之子怒砸他人墓碑
2007-01-18 07:44更新 来源:成都商报
去年夏天,著名作家杨沫之子老鬼来到内蒙古一牧场烈士陵园,先是将牧场场长儿子的墓碑用大石头彻底砸碎,之后又带着工具将另外4个墓碑一锤一锤地砸碎!
现在,被砸墓碑的墓主后人正四处活动,控诉老鬼这一“伤天害理”的事。双方在网上开博客激烈争论,此事引起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此事到底有何缘由?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出了事我一人顶着
著名作家杨沫之子、写有《血色黄昏》《血与铁》等作品的作家老鬼怎么会干这么疯狂的事情?前日晚上,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北京的老鬼,他承认自己砸了墓碑。老鬼说,这个烈士陵园位于内蒙古西乌旗宝日格斯台牧场,在1972年,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69名兵团战士因为救火在这里牺牲,兵团授予他们烈士称号,建了这个烈士陵园。老鬼也曾在这个兵团服役,他回京后一直希望能把这69名烈士的故事写下来,因此于去年8月回到内蒙采访烈士家属,得知陵园埋了几个本不是烈士的人。
老鬼说,这几户非烈士墓都是牧场领导私自决定埋入的,有的是牧场领导的亲属,有的是牧场的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多年前就曾给管理陵园的牧场发了一个通知,要求他们做工作把非烈士墓迁出,但并未见动静。老鬼称得知此事特别气愤,将牧场场长儿子的墓碑用大石头砸碎,之后又带着工具将4个非烈士的墓碑一锤一锤地砸碎。“出了事我一人顶着,所以没要别人参与”。记者昨日联系到牧场所在的西乌旗民政部门,一位姓包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烈士陵园的确有几户不属于兵团烈士的墓,“他们是本地烈士,但不是兵团的烈士。”
网上争论愈演愈烈
宝日格斯台牧场地广人稀,老鬼砸完墓碑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有自称是被砸墓主后代的人跑到老鬼博客上声讨他。一位自称是宋志强的人还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他表示老鬼砸的墓中,有一个正是他父亲宋武的墓。宋志强在声讨老鬼的文章中写道:“我父亲的墓碑被老鬼一举荡平,只差挖棺抛尸了。我们一听到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惊得不亚于父亲当年离开我们……父亲在地下静静地躺了近30年,竟遭此大劫,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志强认为,自己父亲和牺牲的烈士是一个兵团的,是在连指导员岗位上因公殉职,也是烈士。宋志强还说,父亲墓碑被砸了以后,他一直不敢把这个事情告诉年近七旬的母亲。一位自称宋志虎的人也在这个博客上发帖,写道:”老鬼,你母亲杨沫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有人将你父母的墓碑砸了,你又做何想呢?我们姐弟五个对你目前的行径只有一个想法-------仇恨。”记者昨日辗转找到宋志强本人,他在电话那头说:“我现在杀了他的心都有。”宋志强表示,他们已经在元旦前重新为父亲的墓立了一块墓碑。
对于宋家后人的说法,老鬼表示,牧场领导没有授予烈士称号的权力。
宋家后人要求老鬼道歉
作为一名作家,老鬼为什么不多进行沟通,以文明的方式解决这件事情呢?对此,老鬼表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举动,这个烈士陵园的历史遗留问题才得以解决,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已经发文,要求西乌旗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非烈士墓主家属的工作,在今年清明节前将幕迁出。
而西乌旗民政部门的包先生也证实了此事,他告诉记者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经过专门讨论,已经明确决定在今年清明节之前,将这几户不是烈士的墓碑迁出陵园。包先生表示,他们是去年11月份开会专门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然后他们出了一个方案,把本地的烈士从陵园迁出另外安放,然后把陵园重新维修整理,“到现在,这几户墓主的家属都同意了,就等开春的时候迁墓了”。据悉,当地政府这次将拨款50万元用来修复陵园,并会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过,对于包先生的说法,宋志强却不认可,“我们是想迁出,但老鬼必须就这个事情给一个说法,他如果不道歉的话,我们就坚决不会迁坟”。
本报记者 蒋庆
对话老鬼:“我不后悔!”
成都商报:为什么要用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老鬼:这个烈士陵园就是为那69个牺牲的战士建立的,我到陵园后发现,不但有非烈士的墓,而且还安放在第一排,所以忍无可忍。这事已经拖了20多年了,他们也太不自觉了。
成都商报:为什么事前不沟通一下?
老鬼:我不是那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后人在哪里。当时我在那里也就呆一天,陵园四周根本没有人烟,据说这几家全不在当地住,没那么多时间去找。
成都商报:现在再回想,是不是觉得太鲁莽了点?
老鬼:不鲁莽解决不了问题啊,我这次把它砸了以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当地政府专门开会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形成文件,要求那几个墓必须在今年清明节前搬出去。
成都商报:但砸墓碑怎么说对死者也是不尊重的。
老鬼:那我还觉得他们不尊重革命烈士呢。我现在还是认为,我这么做是对的。
本报记者蒋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