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津巴布韦人都是亿万富翁
标签: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财经 |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世界第一,最大面值的钞票已经达到1千亿元。不仅如此,东西的价格还贼高,一个面包的价格是两千亿,折成人民币要48元,而工人工资一个月才70元人民币。
据说有四个中国人去了当地的一家中国饭店吃了一顿涮羊肉花了1万5千亿津元,在这里要是数学不好,去趟超市你就算晕了,后面的零无法数。
奇怪的是,似乎津巴布韦人并不是特别痛苦
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数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通货膨胀:
德国:德国在1923年至1924年间遇到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在1922年间,最高的货币面值是五万马克币;而在1923年间,最高的货币面值就是一百万亿马克币。在最严重的时候,八百亿马克币只与一美金等值。
到了这个地步,德国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薪水得按天给,要不然到了月末你会发现本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激情和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腿脚慢点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遽萎缩,市面上商品短缺,惟一不缺的就是钱,纸币!没有购买力的纸币叫人想着就伤心,孩子们在街上大捆大捆地拿它们堆房子玩。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喜,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万亿马克———或者半个便士。
匈牙利:匈牙利於1945~46年间经历近代史中最严重的通货膨胀。1945年前,货币最高金额为1,000帕戈。在1945年底前,最高金额为10,000,000帕戈。1946年中最高金额是100,000,000,000,000,000,000帕戈钞票,成为历史上最高面额的发行货币,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4.19百京(quintillion)。一种特别货币,名为税帕戈(adopengo)被推出,用作缴税和缴交邮费之用参考资料。税帕戈的价格每天调整,由收音机宣布。1946年1月1日,1税帕戈等於1帕戈,到7月底1税帕戈已经等於2,000,000,000,000,000,000,000或2×1021帕戈。
中国:中国在1948年—1949年间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1947年发行的最高面额为50,000元(5万元),到了1948年中已到了180,000,000元(1亿8千万),1948年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改革,用新发行的金圆券取代原有流通的法币,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圆券的发行面额就增至10,000,000元(1千万),甚至在地区性的新疆省银行曾在1949年发行面额达6,000,000,000元的法币(60亿)。
据说,有个家庭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每年存下一大笔钱,用作孩子未来的教育。到了孩子18岁生日时,将全部存款取出,正好够买一块生日蛋糕。
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
南斯拉夫发行的5千亿面值的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