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正在消亡的吴哥窟

关于吴哥王朝的辉煌过去,已被感怀得太多。在大小吴哥的两天时间里,这种感怀与日俱增:这片丛林掩盖的蛮荒去处,谁能预料在多年前竟是如此辉煌的一个国度?
不过,这个世界遗产目前正在遭遇着日渐消失的危机:吴哥处处可见残垣断壁,让人联想起圆明园的惨状;由于常年遭受日晒雨淋,又没有任何保护,吴哥的很多古迹已经受损;更让人不能释怀的是,针对佛像的走私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一斤佛像=一斤黄金价钱的极大诱惑下,当地人也加入了偷盗的行列。
比起吴哥佛像的命运,北京的长城算是保护得很好的了,顶多是游人写个“到此一游”,却还未听说有谁搬了长城上的砖去卖。

吴哥里的多面雕塑,据说可以随时护佑国泰民安。第一批寺庙在8世纪由古高棉国王建成,他的后代们继承祖业,继续修建。吴哥的整体建筑花了大约600年的时间,并且从未停止过。它要重现印度神话中的米拉山——印度人的天堂。国王们想把自己提升到神那样的位置上,于是一代一代的国王不断地扩建,所以它就越建越大。每个国王都想新建一个庙宇,他们试图建造人间的天堂。
印度教雕像,柬埔寨人至今还有很多人学习此种舞蹈。很多人会以为这是泰国的作品,只是因为泰国人在1431年洗劫了吴哥。取得胜利的泰国人为何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吴哥,至今是一个谜。
从此处拾级而上,才到吴哥三主神雕像。等级高低观念存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当初的吴哥就是掩盖在一片丛林中的,亏了法国探险家Henri Mahout的冒险,才让这座掩藏了400年的古城重见天日。
这是柬埔寨街头随处可见的摊点,头像被这样出卖,不知道算不是亵渎宗教。
雕刻最精美的女皇宫。原名班德斯蕾是“谋求幸福”的意思,当地人称为“女皇宫”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莎拉”女神像。
树枝长进了古建筑中,但又不能把树砍倒,因此,数和石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也是吴哥窟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