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湾夜话》之《王孙是什么意思》

(2019-11-05 16:42:33)
标签:

传统文化

诗歌

隐士

分类: 深圳湾夜话

王孙是什么意思? 


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山居秋暝》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它描绘秋雨初晴之后,傍晚时分山居的旖旎风光,表现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有画的境界。但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两字指的是什么呢?

“王孙”在字典里的解释颇多,主要指:(一)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二)是一个复姓,汉代有王孙皓等;(三)猴子的别称;(四)蟋蟀的别名;(五)黄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并非“王的子孙或贵族子弟。所以将诗中“王孙”解释为“王的子孙,泛指贵族子弟,也即指诗人本人”是不恰当的。古代读书人多为恭谦之士,那有自称“王孙”的?有人说,蟋蟀的别名也叫王孙,实际上是“蚟孙”的误称。品味《山居秋暝》意境,乃借景抒情之作,“王孙”(蚟孙)解释为蟋蟀,再隐喻诗人本人,是比较合情合理的逻辑。

这首《山居秋暝》,清代王阮亭选编的《唐贤三昧集笺注》里,议论说:“写景太多,非其至者。顾云:翻案‘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句,谓岂必春草思归。”

说到“王孙”一词,王维在另一首诗《山中送别》云:“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有注解说“王孙”系指:“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古人动不动就把友人抬举为“王孙”,温庭筠诗云“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和友人伤歌姬》)。

最近翻看马南邨的《燕山夜话》,在《不吃羊肉吃菜羹》一文里,引用陆放翁《老学庵笔记》一段话:“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为什么“王孙”又称为草的代称呢?原来刘向楚辞·招隐士》有句子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就这样王孙春草接上了关系。

关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寓意,也许可以从《楚辞·招隐士》最后一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王维用其反意,恰恰觉得山中朝中好,没有勾心斗角和虚情假意,一切显得多么清新自然,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做一个真正的隐士。江湖险恶,宦海沉浮,地球已经过度开发了,已难于寻找一处深山密林作归隐之所,也因此,拙诗“农家子弟江湖老,应返深山再放牛”,或许是一种梦想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