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边的卡夫卡》隐喻了什么

(2007-02-21 18:27:36)
分类: 书虫之吻

    《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所写的一部充满隐喻和哲理的小说。作者通过一个叫乌鸦的少年的自语,将预言的结构带入了故事之中。十五岁的少年田村卡夫卡憎恨父亲,在梦境中杀死父亲,同时,受迫于父亲的预言与母亲和姐姐发生性关系,他的人生在不同的暗示和隐喻中不自觉地发生着变化,并在痛苦的思索和磨砺中长大。

    “责任始于梦中(in dreams begin in the responsibilities),”叶芝的这句名言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人猫交流、女孩男相、与母亲交合、奸淫姐姐,加上战争的背景、人性的怯懦与残暴,这种种与现实和伦理相悖的表征,让人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了一种不寒而栗的莫名恐惧。作者认为,“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的情况虽然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来到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只能去默默接受,我们便是这样默默地活着。”作者强调说,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这是希腊悲剧根本的世界观。

    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以主人公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和中田与猫们的对话为两条线索逐渐将故事一一展开,其后所有的线条断续地在四国的高松交织在一起,依次找寻到故事最终的结局和答案。作者这样的构想别具一格,让读者的阅读兴趣不断,热情持续不减。

    作者在书中不断阐述和强化着这样的观点,人生的局限性、现实的困局、心灵纯净与行动的愚钝,命运的一切都是在矛盾之中,一切在相悖中存在、发展并延续。借助女人男相无性别的高松甲村私人图书馆的馆员大岛之口,作者对世界的非理性、对无想象力的现实进行了鞭挞和讨伐。他说,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何为正确何为不正确——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却同寄生虫无异,它们改变赖以寄生的主体,改变自身形状而无限繁衍下去。这里没有获救的希望,作为我,不愿意让那类东西进入。

    同村上春树以往的作品一样,作者对人物心灵的刻画和描写上下笔浓重,并以此将主人翁的形象丰富和立体化。特别是,其中塑造出像中田这样被世人认为头脑痴呆的人其心灵却异常的宁静而安谧,表现出了人本性中的善良和无辜,只是由于战争、由于人类自身的欺瞒,由于环境的桎梏,才导致了其扭曲的现实和无妄的作态。作者借助于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卡夫卡式喻言以及希腊神话中的预言结构,表达出人所经历的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内省与冲动、不安与执者、懦弱与顽强、绝望与救赎等等一系列心灵困惑与挣扎的过程。其悖论为表面愚钝的人实际上心灵明亮,身心残缺却能坚持着与真正的邪恶进行争斗。而所谓的聪明人却不过浑浑噩噩,在心灵上和精神上似空壳一样地过着荒谬的生活。

    作者还设计了一个“入口石”,并一再以入口(石)的开和关作为故事隐喻的关键。其内涵也是通过大岛之口说出的。其中,大岛说,这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救赎的入口,在那里可以找出普遍的希望。唯其如此,希腊悲剧至今仍被许多人阅读,成为一个艺术原型。再重复一遍:世界万物都是metaphor (暗喻、隐语),不是任何人都实际上杀父奸母。对吧?就是说,我们是通过这个装置接受irony(讽刺、反语),加深扩大自己的。

   

 

书名:《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 村上春树

译者:林少华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