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服知识(三)汉服的历史发展——秦汉时期的汉服服饰

(2011-12-29 23:13:41)
标签:

汉服知识

扶芳藤

汉服商家

汉服文化

汉服制作出租

文化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秦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十五年的时间,兼收了六国车旗服御,并创立了各种衣冠服制度。如命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刻字用),手执笏板(上朝用的记事工具),耳簪白笔(上朝时用于记事)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秦朝衣冠服饰制度的制定,对汉代也有较大影响,汉代基本上保存了秦代遗留下来的制度。同时,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强盛的时期,整个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汉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优秀的中国文化传遍世界各地。“丝绸之路”之后,随着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流行时尚也成为人们日常精神层面的追求,对穿着打扮要求愈来愈高,衣冠服饰也日趋华丽。譬如将秦朝的内衣袍服(絮棉的夹层内衣)改为外穿,一时成为风尚,上至帝王,下至百官,不分级别、不论男女都起这种实用的长袍,也因此一度取代了深衣。

      
孝明帝永平二年,确定了汉代的冠服制度。尽管汉代服制在形制上与周制有较大差异,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等级差别十分显著,而且汉代服饰有着“庄重古朴”的文化内涵。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和佩(shòu)来体现的。所以汉代冠制特别复杂。如文官戴进贤冠,武官戴()冠,执法官戴(xiè)(zhì)冠等。这些冠制虽然能反映戴冠者身份和职务,但区分还不够严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代又规定了佩绶制度。“绶”是官印上的绦带,所以又称为“印绶”。这种印绶由朝廷统一发放,官员平时在外必须将官印装在腰间的(pán)(náng)里,并将绶带垂在外边。从皇帝到各级官员所配绶带的尺寸、颜色及织法上都有明显区别,容易辨别身份。

                       http://www.ffteng.com/uploadfile/2011/1228/20111228014056599.jpg     
 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服为重。袍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则很小。秦汉两代,这种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于朝会、礼见时穿着。官员平时多穿单衣,单衣样式与袍服大致相同,只是不用衬里,所以一般不穿在外。这些服装的基本样式,大致可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类型。曲裾即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这种样式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了东汉,男子一般不穿深衣,而穿直裾(chān)(),除祭祀朝会外,各种场合都可穿着。
秦朝时期,秦始皇因迷“阴阳五行”之说,相信秦能克周,应当是水克火 (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因此以水德王天下尚黑色(水色尚黑),黑色更成为当时社会的尊贵之色。

汉代妇女的发式,以梳()为时尚。发髻样式有堆在顶上的,有分向两边的,也有抛至脑后的,但却以下垂式发髻为主。有些妇女,则将发髻盘成各种样式,并在髻后垂下一撮头发,名为“垂(rán)”,知道魏晋时期,仍为妇女的主要发式。除发髻之外,贵族妇女还常在发髻上安插步摇,金胜及珠翠花钗。奴婢们一般不用步摇,多用巾子扎裹,或插少量簪钗。
汉代妇女礼服,仍以深衣为时尚。这是的深衣与战国时期有所不同,比较典型的特点是衣襟的绕转层数增多,衣服下摆增大。穿着者腰身大多裹得很紧,并用一根绸带系扎与腰间。还有一种服装叫“(guī)衣”,样式与深衣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在衣服的底部,由于衣襟曲转盘绕而形成两个上广下窄、如刀圭形状,所以因此得名。此外,妇女也穿襦裙,裙子大多以四幅素娟链接品和而成,上窄下宽,不施边缘,名叫“无缘裙”。在裙的两边缝上绢条,以便系结。另外这个时代的女裤无腰无裆,仅有两只裤管,上端系带。以后,宫中也出现了一种前后有裆的“穷袴”
汉代的鞋履也有严格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履,燕服穿(),出门行路穿屐。妇女出嫁也穿木屐,并在屐上施以彩画,另以五彩丝带系之。
 
  
关键字:汉服商家,汉服设计,汉服制作,汉服出租租赁,扶芳藤汉服,汉服文化,汉服图片,中式服装,汉服品牌加盟,汉服店,直裾,曲裾,中衣,襦裙,裋褐,披风,褙子,儿童汉服,汉服袄裙,汉服马面裙,汉服元素,汉服时尚,国学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