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市场总是与人们良好的愿望相反,新年第一日,两市不但没迎来“开门红”反而是开门遇黑,是大黑!
而A股的现实往往与人正常的智商作对,昨日是深沪交所实施熔断机制的首日,没想到,实施第一天就触发熔断机制, 而且两次触及!沪深300指数于午后13时15分许下跌达5%,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随后于13时30分许跌幅扩大至7%,暂停交易至收市。截止收盘,沪指报3296.66点,下跌242.52点,跌幅6.85%;深成指报1630.94点,跌8.16%;创业板报2491.27,跌8.21%。
熔断机制的本意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但现实确实很残酷及嘲弄,15分钟打个盹都不够,结果只能扩散恐慌,让市场进一步恐慌!曾有人说,沪深300指数下跌5%,及7%两个阀门,可以避免去年股灾时千股跌停现象出现,金光否定,因为现实是当沪深300指数下跌5%时,市场已出现大面积跌停,而当沪深300指数大跌5%时市场是处于恐慌中,或受谣言影响,在这暂停交易15分钟内监管层必须及时辟谣及安抚,否则,很容易受惯性影响跌幅达7%而全日停市!这一点昨日果然应验了!
当初推出熔断机制的初衷或愿望是好的,给恐慌的市场一个冷静期,昨日暴跌后市场对证监会及熔断机制“口诛笔伐”,记得去年底11.28股市大跌时还有记者问证监会发言人:说好的熔断机制呢?当时发言人尴尬地说完善后推出!但股市是一个极端复杂的战场,哪怕理论多好,即使通过沙盘推演,也只能推出交易所的设备过关,而大众心理所形成的共振很难把握,故政策出来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因而政策的制定只能慎之又慎!效果不入人意甚至反作用时要及时纠偏!估计即使是专家,也认为熔断机制有漏洞,但其负效果之大恐怕少人想到!
熔断机制第一个阀门下跌5%触发时初衷是给15分钟思考期,避免市场进一步恐慌,但实际效果是,不但没有避免恐慌,反倒是渲染、扩散、加大了恐慌!另外,不可忽视的还有杠杆融资盘的存在,达到5%时,离7%第二个阀门太近了,怕被关门大狗,怕不知、不明确的利空,怕第二天的惯性,怕被强平,原来那些,结果没熔断机制前还抗跌的蓝筹,如银行股等也被抛售了,想入场抄底的也怕被关,不敢抄!这可怕的预期及熔断流动性才是最可怕的!昨日的市场反应也确如此!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所有人都担心直接跌到5%熔断,没人敢抄底。昨日HS300指数首次触发熔断用时2小时15分,而触发第二档阈值(7%)则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量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熔断之前400股跌停,而熔断收市后两市1302股跌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熔断机制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加大了恐慌!故在有涨跌停板及T 1下,已经是相当于有熔断机制及给投资人足够的冷静期,从昨日实践效果来看,实在没必要再来个熔断机制,应尽废除或纠偏,当然,要监管层立即废止恐怕也难,也怕被骂朝令夕改,那能否取消涨跌停板制度及实施T 0,当然,如果两取一,停掉熔断机制是最稳的,取消涨跌停板制度要有交易规则的更改等跟上,否则也难免负面影响,但如果不即使纠正及作好应对预案,那么,以A股个性熔断会不时发生,后果很严重,如果今日继续熔断监管层可能更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