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开门红”迎牛市的辉煌

(2013-01-04 08:05:51)
标签:

股票

 

以“开门红”迎牛市的辉煌

 

美国财政在关键时刻的“悬崖立马”让全球资本市场2013年迎来狂欢的盛宴,欧美股市、黄金市场均以狂升迎来了2013年的“开门红”,这让今年寒冷的元旦增添了温暖!今日,是A2013年首个交易日,A股能否实现“开门红”,自然国人瞩目!

      2012A股的收宫战打得非常漂亮,它不但一举突破年线,而且远远抛离年线报收,从而令技术指标强势进一步巩固,牛市的思维进一步确立并巩固。加上当前国内经济及股市基本面进一步改善,一二月份股市的扩容速度进入相对真空期,这也为股市的炒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元旦假期期间,全球股市的狂升,恒指新年短短两个交易日劲升超过744点,系列利好因素令A股有强烈的补涨欲望,因而今日A股实现“开门红”应没悬念。

需注意的是。尽管今日开门红应该问题不大,但沪指自1949点确立“解放底”以来短短不到一个月沪指升幅已达16%,部分中线技术如6日、9RSI均超买,指14RSI 也将近80,因而周一A股冲高后将面临较大的回吐压力,故今日如冲得过盟可适当减磅。从技术及图形来看,沪指2327点附近才会有较大的阻力,理论上,未来沪指有一次回试年线的过程,甚至是两回试年线过程,当然,那只是正常的技术回档,大家无须惊慌,只需利用技术的震荡调节仓位及调整持股结构即可。因为经过长达5年的熊市调整,无论时间及空间均较充分,尽管当前离1949点有一定涨幅,但当前整体市场平均市盈率仍处合理水平,而上一月大盘的涨幅主要有银行和地产股所推动,其它板块和个股涨幅依然有限,而当前银行股整体市盈率与其他板块相比仍是偏低,至于地产股,2012年尾,地产行业出现全面复苏迹象,价量齐升,当前环境指望房价再跌已不现实,因为地价没降,人工没降,通胀预期依然强烈,因为美国虽短暂解决了“财政悬崖”问题,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触及16.394万亿美元的上限,未来美国政府肯定会拆东墙补西墙,用借新债还旧债的“庞氏”骗局方式,甚或大印钞票来掠夺全球,让世界为其债务埋单,加上日本也已开始疯狂印钞,难以想象中国会不印!如果通胀难以抑制,未来十年国民收入要翻番,房价又如何跌?历史上,房价通常能跑赢通胀,买房在中国人传统上又买房养老及抵御通胀的功能,加之地少人多,房价,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已很难再跌,所以,银行、地产两大板块即使技术回调,空间也有限。而在全球竞相印钞,资金流动性过剩下,经过2012年的牛熊转换,2013A股必将迎来牛市的辉煌!

如果你认同市场已转牛,那么在操作上必须克服三大思维定势:一是熊市思维定势,小小反弹就跑,一见回调就怕,不敢逢低吸纳;二是价格定势,低位已抛掉,不敢高位接回来,老是预设股价位或指数回到某位置才接回来,结果没达到,日日在后悔中度过,其实价高价低均是相对的,即使自己低位抛掉的个股,如果技术上重新具备潜力,高位追回也不怕;三是股票定势,炒来炒去老是炒几只股,自己被套的个股没到解套位就舍不得抛,脑袋不会转弯,不懂得换股操作以加快达到解套及盈利的目的。

过去的一月,金光与大家共同迎来了股市的疯狂,更为难得,更为难忘的是,与历次牛市的底部一样,在125根据大盘头半小时的异常放量再一次在底部发出明确而坚定的入场信号及指引(这可有微博的时间为证哦!),而且自沪指见了“解放底”1949点到如今金光对市场的判断均恰到好处,潇洒自如(包括年底倒数二三个交易日揽存抽资的黄金买入点),20年来,金光对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依然充满自信,或许是20年来每日对着K线及盘口看多了悟性自然高,一旦专注,自我对市场的感觉有点出神入化,加上每天海量阅读信息,市场感觉就出来了,其实股市是没有捷径走的,当自己稍为懒惰,又或身体出毛病时,因提不醒神也会犯臭,有时判断上偶有失误在所难免(这是人的通性,关键不要犯大的原则性错误,以及知错能改),但能很快顺势纠正。所以提醒大家当身体不佳时最好不要碰股票,伤神!也伤身,无奈金光是天生的“药煲”,也偶因身体而犯臭,奇妙的是多次身体不佳时也遇股市不佳,或许是天生的股市命吧!

假如今日大盘高开很多就不必要追了,但高开不多盘中回档时仍可吸纳,短线可关注消费概念、“美丽中国”概念,百货股今日值得留意,另外,贵金属市场已可中线关注,尽管在大声后昨日受联储暗示QE3今年终止而回落,但美国在债台高筑下会不印钞?假如日本及全球不印它能不印?退一万步讲,即使年底终止,今年打印那也够呛!可留意的还有港股中A+HH股价偏低而有潜力品种,因为在B H成为潮流下,港股直通车已是大势所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