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对银行股的看法分歧在加大,看空银行股的时声音在增强,中金长期看空银行股,王亚伟看空银行股,
QFII一周三卖工行,那么,到底银行股还值不值得长期投资呢?
银行股是1949点见底以来的龙头板块,也是最牛的板块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其价值被严重低估,当时市盈率只有5倍,即使其涨至2150点附近,其市盈率不少仍只有6倍左右,那为何那么多大鳄调低银行股的评级或看空呢?
当前银行股的业绩是实在的,但潜在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也不可忽视。众所周知,银行的绩优及高成长过往过多依赖其垄断性收益,依赖于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但这种优势正逐步消失,而其体制弊端却没根除,日后其
“保护伞”一旦消失,风险有可能立马显现。
在反垄断声中,银行不少滥收费项目已被稍减,加上利率市场化,银行业的利润将大为减少,而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季末年底的揽储,用人体制的弊端,既稍减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影响了行业的发展,此外,近年来,银行滥发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象传销般推销保险则将成为银行业未来一大潜在风险及不确定性,随时引爆!
前几年,银行的理财能力已备受诟病,QDII出海被呛,代销的基金业绩掺不忍睹,今年开始,可能最大的隐患将是其代销的信托产品,据相关资料介绍,截至11月底,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达6.98万亿元。2012年成为了信托业的“风险年”。由于前期发行的各类信托陆续到期,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集合信托业务里因投资不当出现巨亏或者因不能兑付而延期的风险也逐渐开始暴露。两三年前,看到当时信托产品的滥发现象金光已预感信托风险将来肯定引爆。故我一向对银行信托产品不感冒,但也因挨义气帮朋友买过信托产品,现在也担惊受怕。我曾经研究过那些信托产品,其合同书厚厚一叠,条款如同天书,你根本看不明,看明也没用,事后银行就用一句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来为自己免责,甚至用你签上,不得不签上的风险自担的字眼来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
近日媒体先后爆出华夏银行员工私卖产品致投资者巨亏,建行代销信托产品浮亏超50%及工行前员工私卖理财产品客户1200万剩800万等负面消息,其实,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明年随着兑付高峰期的到来,定时炸弹随时可能陆续引爆!中国银行行长肖钢曾毫不讳言地说:银行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中国千亿信托资金池被指成潜在“庞氏骗局”,事实上,银行不少理财产品就是靠发新债还旧债胡混过日子,但如此下去,资金链终有断裂的一天,或许预感危机的存在,近日银监会发特急通知,整治银行代销,涉及信托保险基金,尽管银行在合同上加了不少自我保护的条款,但银行,信托公司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监管及信托的法律责任,而且关系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影响民生,近期已发生了不少相关法律纠纷问题,投资人在银行门口示威的现象了,如处理不好,将可能引发为社会问题。银行将有可能成为一高风险行业,是否要继学校、医院后门口设警局?而且,媒体的广泛报道,将造成银行业的信用危机,相信,明年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发行将进入冰冻期,业绩将大受影响,这当然对股市是好事!所以,当前银行业应当在用人及监管体制方面实行全面的整顿并加强监管,不要有存款就可成为员工,出了问题就成为前员工,这样不但令自身员工心寒,也让社会心寒,银行的信誉度将大大受损!
此外,
影响银行业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信贷及潜在的坏账等,现时银行信贷很大一部分是投向房地产,也是其利润一大来源之一,如果调控继续,尤其是加码,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其对银行业绩冲击也将是极大的。
以当前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而言,仍是偏低,但影响其最大因素是不确定性及预期,而就技术而言,1949点以来,不少银行股升幅已达20%,技术上已有调整的要求,金光历来强调做股票要顺势而为,不能一本通书看到老,2000点以下时金光也是极力看好银行股的,但当其有巨大升幅,有调整要求时就要审慎,周初已开始建议可适当减磅,升幅已大,技术不理想时,一旦有不利的消息,其短期的调整可能是巨大的!一个股票,即使有投资价值,也应讲究介入时点,尤其是在不成熟的A股市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