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不能消失

(2014-02-07 09:07:25)
标签:

六小龄童

方言

文化

分类: 我的日志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这个通知被称为“方言禁令”,引起了关于方言的讨论。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据说现在方言已经非常弱势了,各地方的孩子们从小就学普通话,几乎没有说方言的环境,不过,江浙地区的吴方言、粤桂地区的粤方言、闽台以及潮汕地区的闽方言,在当地使用率仍很高。上海、宁波、福建、广东等地的电台、电视台都分别有沪语、宁波语、闵语、粤语等方言节目。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艺术,与汉字、书法一样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唯一没有变化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对地方方言也要加以保护、推动。鲁迅先生是我的绍兴先贤,他的很多小说、散文、杂文对精通南方语言或绍兴话的人来说完全能理解,有些内容与普通话不一样,北方人看着比较难于理解,我小时候在绍兴上学,老师说过不懂绍兴话的人看鲁迅先生的书很难全面理解,一个字、一个单词、一句成语跟普通话的意思就完全不同。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我伯父七龄童、父亲六龄童主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推出后,南方人尤其是浙江人津津乐道、喜闻乐见,到北方演出北方人却听不懂,重新录了一版浙普版,北方人能听懂了,但却失去了绍剧原有的特色,其实完全可以看字幕来理解剧情。同样黄梅戏也不能用京剧形式来表演,新闻、重要节目、在国外推广时主持人还是应使用标准普通话。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汉语方言的消失还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关注,两位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创建了名为“乡音苑”的网站,专门搜集汉语方言口述故事,他们希望绘制出一幅博大的汉语声音地图,用这种方式将中国各地的方言留住并传承下去,现在他们已经收集了289段“乡音”。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方言不能消失
    在上海出生、长大的我说得最好的是上海话,还会说杭州话、绍兴话、普通话,在上海的电视台做节目时经常会很自然的夹杂上海话,我觉得童年时代对语言的的培养最重要,普通话是后来慢慢学的,对我这个南方人来讲北京的普通话中的“前门”、“前门儿”用在哪里经常会搞错,“眼镜”的轻重音读法也会闹笑话。如果电台、电视台做一档关于方言与普通话区别的节目应该会很有意义,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让青少年保留地方方言,不能让方言彻底消失,就像地方戏一样,一定要有以京剧为代表的各种戏曲的地方戏。

   
      本博文归六小龄童版权所有,没有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得转载、摘登本博文中任何原创文章、照片(美猴网除外),向杂志荐稿也要先征得本人同意。未经授权及签订协议,任何出版社不得将本博客文章集结出版。取得授权请发邮件:guojie417@163.com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