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2013-08-05 10:00:07)
标签:

六小龄童

到此一游

不文明陋习

文化

分类: 我的日志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暑期已经来临,大批中国游客又将奔赴世界各国,享受愉快的旅行生活。在豪爽的大手笔消费给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在名胜古迹上刻字、在公共场所拥挤喧哗等种种陋习却让许多旅游国家十分头疼。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今年“五一”期间从报纸、网络上看到一个14岁男孩成为媒体的焦点人物,起因是他用中文在3500年前的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下了“xxx到此一游”,有中国游客拍下了浮雕上的照片并发到微博上,称这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截至目前,共有近10万人次转发这条微博,而各种观点议论也纷纷不断,有的骂他,有的希望原谅他。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其实,文物古迹被刻画上“到此一游”的事情在国内屡见不鲜,最多是批评教育,极少会引起关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到此一游”已经成为素质文明的耻辱标杆。2009年3月27日,台湾北海岸野柳地质公园岩壁上被刻下“中国常州赵xx”字样。媒体将此事报道后,在如潮的谴责下,赵xx公开道歉。网上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央视某著名主持人爬了528个台阶,到达圣保罗大教堂金色回廊,看到了“国安是冠军”的涂鸦,引发热议。2013年2月,故宫工作人员颜先生发现太和门附近一口大铜缸,被刻上一行字:“xxx到此一游”。此事也引来骂声一片。
    这次“xxx到此一游”的事情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因其刻画地为3500年前的古埃及神庙浮雕,在中国人出国旅游大潮呈井喷状态中,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那颗正在逐渐强大起来的民族自尊心,被评为“事关全体中国人的面子”。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针对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只能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的规定,法律界人士认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文物被损现象的保护力度不够。石述思认为,此次事件的背后是公民意识的缺失和社会公德的沦丧,其背后成因相当复杂。比如即使旅游业这些年已呈现井喷之势,但始终缺乏一部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约束其不文明行为的全国法规。而各地热衷于门票涨价,急功近利大开发获得短时效益的相关部门,也往往在服务和管理上双重缺位,往往挣得盆满钵满的代价是景点很受伤。而凸显在孩子身上的文明道德缺失问题,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难辞其咎。
    这件事的当事人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不能代表所有的年轻人,但应该引起大家的警示,不仅是在国外,在国内也不能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家长、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监督、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进入暑假,央视八套、央视戏曲频道分别从7月25日下午、8月3日晚开始重播央视版《西游记》,部分地方台、卫视也在重播,就连越南的中央电视台都在重播此剧,网络有句流行语“没有《西游记》的暑假怎么能叫暑假”。《西游记》作为世界名著,孙悟空大闹天宫尤其令大家印象深刻,其中有个情节是战天斗地的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走后,为了留下记号,在如来佛的手指上写下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成为经典的神话故事,但他也因此被判了“有期徒刑”: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不文明的行为不光是中国,西方游客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文明,以埃及神庙刻字为例,在埃及看到很多18世纪“到此一游”的刻字,都是当时西方游客留下来的。同样,在中国的八达岭长城上,刻下字迹的也有不少是外国人。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到此一游”事件该关注的是对国人整体文明素质的思考,这个事件值得全社会反思,不文明现象已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国民素质、国民形象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应从我做起,提高文明道德素养。希望大家在旅游时遵守最基本的普遍规则,尊重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信仰,尊重别国的文化历史,以开放的心态学会欣赏和理解,会得到最好的旅行体验。
    本博文归六小龄童版权所有,没有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要转载、摘登本博文中任何原创文章,向杂志荐稿也要先征得本人同意。未经授权及签订协议,任何出版社不得将本博客文章集结出版,谢谢支持,敬请理解。取得授权请发邮件:
guojie417@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