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就听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动画片的经典之作《大闹天宫》转成了3D版本,上影集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邀请曾为《阿凡达》、《2012》、《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制作特效的美国特艺集团参与后期制作,把2D版本的动画片改为3D版本在国外有先例,在中国应该是第一次,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为3D技术带来历史性的突破,与《泰坦尼克号》成为他的最赚钱的电影,他曾在1997年以《泰坦尼克号》创下获颁11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以及所有影音产品席卷全球35亿美金的历史纪录。国外已有将普通经典电影转成3D的先例,中国好像还没有,这次将《大闹天宫》转成3D版本令众多的观众们感慨,为何要将2D版本改为3D版本而不是重新创作3D版本?造价高还是其他原因?我一直认为造型艺术、色彩艺术、摄影艺术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是不可超越和替代的中国乃至世界动画的经典。

万籁鸣先生是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与其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共同创研动画片。“万氏四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他们又完成了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4年秋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1961年至1964年,万籁鸣先生导演了动画巨片《大闹天宫》,先后获得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最佳影片奖、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国际国内赢得很高声誉。


动画片《大闹天宫》我看过很多遍,还曾多次拜访万籁鸣先生,1993年我拍《猴娃》时他曾给我题字“为弘扬民族文化多做贡献”。

我去拜访万籁鸣先生时,他跟我讲这部片子的成功就在于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大闹天宫》的基础、它的魂是中国传统戏曲,但把它完全卡通化、动画化了,它保留了很多戏曲的精髓的元素,比如说一些亮相动作,没有完全按照戏曲舞台上的亮相,而是把所有的元素卡通化。在音乐上有的是直接套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曲牌,有的是打击乐,但令观众感觉它不像戏曲。给孙悟空配音的已故配音大师邱岳峰先生,他配出的那种音色、感觉,让人觉得那不是小猴子,就是美猴王,一句“玉帝老儿”,没有戏曲化,但既生活化又保持了传统戏曲的感觉。
3D版本《大闹天宫》的面世是一个创举和超越,在万氏兄弟那个年代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现在做到了,值得广大观众期待、关注与支持,希望会有新的《西游记》题材的2D或3D动画片的出现,但几乎不可想象新版会超越这部经典之作。

万籁鸣先生专门为我画了这幅孙悟空的漫画留念
当初接拍电视剧《西游记》,我们摄制组全体同志认为这部动画片和我父亲的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给我们的压力很大,但也给我们增添了很多优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去感悟、接受、理解、吸收老先生们留下的传统艺术,可以说这部动画片非但没有成为障碍,反倒成为一种推动。

《西游记》开拍前我去拜访万籁鸣先生,他希望我在人物性格刻画上多下功夫,充分吸取戏曲猴戏的特点,在传统程式化的基础上生活化,这对我演电视剧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
198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西游记》试集《除妖乌鸡国》,我对自己的表演很不满意,《新民晚报》记者采访了万籁鸣先生,他给予了热情的鼓励,表示用电视剧的形式表演孙悟空是第一次,非常不容易,希望大家对这种新鲜事物给予关注、支持。在我很难继续走下去的时候得到了中国动画鼻祖万籁鸣先生的支持,令我终身难忘,永远感恩于他。
3D版本《大闹天宫》将于明年1月12日上映,如果届时我没有重要的活动和演出,一定争取去看首映。
本博文归六小龄童版权所有,没有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得转载、摘登本博文中任何原创文章、照片(美猴网除外),向杂志荐稿也要先征得本人同意。未经授权及签订协议,任何出版社不得将本博客文章集结出版。取得授权请发邮件:guojie417@163.com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