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

(2007-06-18 08:38:35)
标签:

巴俊宇

诗人巴兰

端午节

分类: 巴哥日志
 

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

 

巴俊宇/文


 

     明天农历五月初五,(6月19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所以在这个我不自主地想起了那句千古的绝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年的端午节6月19日刚好是我的生日,两千多年前,一个民族的伟大的生命完结了,两千年后一个平凡的生命却又诞生了。这个时间的巧合却多多少少的对我有些触动,在觉得自己渺小的同时,隐隐的激发了内心深处的一些社会责任意识,我个人人微言轻,但我常想不在乎我能为这个社会能做什么,重要是要有些忧患国民的意识,是要有为国家社稷献身的意识。

 

    从17日-18日我一直在省里开会,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些朋友为我祝贺生日,每每难免醉酒,更高兴的是因为在新浪开博客,去年的生日快乐还能和许多我可爱的搏友分享。今年这个生日因为工作原因我没有办法和朋友聚会了,今天和明天都很紧张,没有时间上博,这会利用上会场前的一些时间,打上一些字,除了祝福各位网友端午节快乐外,也请大家吃块蛋糕。(以上有关端午节的部分文字参阅了互联网)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巴俊宇2007.6.18   8.30于沈阳辽宁大厦
 
 
 
  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 请大家吃蛋糕——
 
 
 
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
 
 
深谢博友冰雪沉香的诗——
 
七绝.痴
 
冰雪沉香
 
愁来满盏消魂醉
恨去空樽对月倾
待把飘零都浸酒
癫狂一笑傲浮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