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俊宇诗人巴兰黑土地新星 |
分类: 巴哥故事 |
黑土地上的一颗新星
——记“关东大点子王”、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巴俊宇
柳 莹
按:不经意间翻出来十多年前作家柳莹写我的文章,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今天读起来还是挺亲切的,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今天刚好没有更新的内容,索性把这篇文章传上来,以为大家交流了解......
——巴俊宇
该文原稿影印件 原载于《辽东半岛.国际交流》(海外版)1995.6
在他那被各种图书资料淹没的仅10平方米的书房里,结束了长达4小时的长谈之后,面对老巴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可以说十分辉煌的学术成果,联想到社会上关于他的种种传闻和赞誉,一向自以为不曾被写文章难住的我,竟然有了几分惶惑.作为同龄人,他让我们在更深入地了解后产生了一种震撼,一些反思……。
(一)
老巴其实并不老,年仅38岁,说不清熟悉他的人何以习惯给他冠之一个“老”字,因为他从事的为人师表的职业?或许是因为他永远都在研究什么经济呀、流通呀、分配呀之类深而且奥的课题?抑或仅仅因为他高高瘦瘦而架着一副眼镜的缘故?总之这个“老”字似乎意味着对于年轻的巴俊宇先生的资历。人品以及“份量”等等的一种亲切的肯定的评价。事实上他也实在是不负众望,特别是当你看到那一叠叠数以几百万字计的经济学著作、学术论文以及一堆堆荣誉证书、奖章、奖杯之后,你会更加坚定对这位年青的老巴的“份量”的肯定。然而当我们更深入地考察这位在国内外经济学术界颇有影响的青年经济学家成长的轨迹,会意外发现那是一个多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旅途……。
60年父母与我和妹妹
老巴50年代中期出生于抚顺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聪慧过人并对于知识怀有不同常人的独特追求。3岁习画,5岁通音律,6岁便煞有介事地赋诗作文,中学时代开始公开发表作品,20几岁已成为一名文坛名噪一时的青年诗人,除公开发表许多诗歌,小说、文艺评论外,还出版了个人专集《巴兰诗集》。“在伤痕文学、朦胧诗充斥的文坛中,顽强地挺拔出一枝哀哀切切又充满深遂哲理的诗的新秀……”当我读到著名诗人艾青写的《巴兰印象记》一文时,我真难以想像当年那位名噪一时的悒郁诗人,竟是眼前这位洒脱而充实、深邃又恢谐、练达中纯真、成熟中又有几分执拗的大学教授。从诗人到经济学家,这又是一个多么惊人的跨跃?在这个跨跃中,偶然与必然交织,命运与抉择融通,冥冥中又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
80年代初抑郁诗人巴兰
“片片枯叶/象只只屈卷的耳朵/俯在湿冷的秋土/倾听着来自天边隐隐的惊雷……” 。当中国大地终于结束了10年的“白色恐怖,老巴从混沌的磋砣岁月走进了大学。又辗转出国留学深造。之后,他放弃在中央大机关工作和旅居海外的机会,回到家乡黑土地,走进大学课堂拿起教鞭。
十几年教学与科研的生涯过去了,他出版了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权威性学术媒介上发表100余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细细咀嚼这些浸渍着他无限心血的学术成果,就会强烈地感到其间广泛、深刻、突破、超前、应用、开创性的特点:既有对社会经济基础理论的突破探索,也有实践应用性研究;既有宏观经济理开创性的思索,也有中观经济比较理论研究和微观经济运行方面慎密的思考。10余年来,他已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改革以及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编写的教材《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学》、《商业现代化管理方法与技术》等,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同我国管理实际相结合,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有的被选为全国成教统编教材。他的个人专著《市场经济条件全新的分配理论》大胆的对现实期的分配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专著《GATT与中国经济发展》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和介绍WTO重要论著之一。其编著的《个体私营经济实用大全》是我国少见的就个体私营经济理论及实务开展全面研究和介绍的工具书。专著《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理论及实务》,其中重要的观点已被国家在相应的政策制定中采纳和吸收。他的个人论文集《巴俊宇论文集》收集了他几十篇在国内外发表的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再认识》一文对于我国即定的按劳分配理论进行了突破性的反思,创建性地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全新的分配理论。特别应当提及的是,早在80年代初他就以其特有的敏锐和预见开始着手我国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发表了许多超前性、预见性的观点。并以—个理论学家超凡的魄力和风范早在1986年就撰写了2万余宇的《中国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突破性探索与研究》学术论文,明确指出了:“市场运行机制不是制度范畴”的科学命题,大胆地提出和预示了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必然,并进行了具体模式和框架的构想,而今这些观点早已在实践中得到实证。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给予很高的评介,并得到中央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一些观点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历史性决策中被吸收。作为我国最早提出倡导市场经济的学者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80年代中叶在大学课堂上
巴俊宇学术研究的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这位关东学子多年潜心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开创了区域经济比较研究的新研究领域。他一改唯理论而理论的书院式、学究式的思想方法,把一般理论运用在指导地方经济实务上,受到地方决策机关的高度重视。1990年他受辽宁省委的委托,对于东北经济在体制转轨滑落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他把辽宁经济放在全国,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从体制改革峁沟髡梅拐铰阅酥辽缁崛宋摹返确矫娼辛巳轿坏难芯浚戳?万余字的调研究报告和万余宇的《辽宁经济困境、症结、出路及对策的战略思考》的研究论文,提出了著名的“东北现象”理论概念,指出了制约东北及辽宁经济的4方面深层症结及对策,受到省委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原省委书记全树仁:亲自批阅此项成果,并作为省委内参文件转发各地,同时被特约到省委常委专门工作会议上做了专题汇报。1992年,巴俊宇受省政府的委托,对“第二次创业”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万余字的《敢问路在何方——第二次创业的若干理论界定与思辩》一文.该文首次在‘92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发表后,引起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原省长岳岐峰阅完此文后批示:“这篇文章谈得很有深度。会给人以启发,能坚定二次创业的信心,把辽宁的事情办好。”并做为省政府93.27号参阅文件全文转发。不久前省委书记顾金池又在他的《东北重化工业基地的振兴及其国际化出路战略研究》一文上做了重要批示:“一些观点可为省委八届代表大会报告中所吸收”。老巴也被省委、省政府聘为专家顾问团的经济顾问。成为地区经济的高层智囊人物!
与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在鞍钢实地调查研究
开展反腐斗争以来,巴俊宇凭借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对于社会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并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关于权力腐败的理性思考》,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被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誉为“反腐以来第一篇探索腐败的深层理论的好文章。”同时,他已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杂志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为国际多家报刊广泛转载,在国际上引起了重枧。在国际会议上一位国际资深学者不由得赞叹:只有在中国这样的文化沃土上才更易成长出如此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学者,就人文科学而言,未来的理论核心应该在东方而不是在西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