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川总离不开中国?
标签:
川总中国制造 |
分类: 财经 |
文/李光斗
两者最好的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所谓“和则两利,离则两伤”;更有高人曾将世界上两个大国的关系喻为夫妻关系,吵吵闹闹,但最终日子还要过下去。
但当下,有关“离婚、脱轨”的说法又占了上风。好像谁离了谁都能过得很好。
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但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中国自古有劝和不劝离的说法,如何才能让川总放弃单飞的想法,离不开中国呢?

曾有一米国记者写过一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说的是一米国人曾实验一年内不买中国制造的产品,结果生活成本骤然提高,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最终还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川总是个倔老头,认准了的事情颇有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架势。但形势比人强,如果米国百姓的生活成本日益提高,民怨沸腾,再加上大选临近,迫于支持率,川总还是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可能。

奥巴马在竞选连任总统前曾组了一个饭局,请乔布斯吃饭,席间奥巴马委婉地要求乔布斯把苹果生产线搬回米国。乔布斯告诉奥巴马:当年
乔布斯问奥巴马在米国上哪儿去找这样的产业工人;米国哪个州的法律允许半夜两点叫醒工人起来加班?
奥巴马无言以对。

川总自上任起,也通过各种威逼利诱手段,迫使苹果和其他制造企业将业务转向国内,但成效甚微。
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手机选择在中国生产的最大原因并非只是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而是中国有着完整的产业供应链。苹果手机的组装工作主要由富士康进行,中国电子产品集群效应明显;无论是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是无人机,所需的大部分零件都能在方圆几十公里内进行生产、供应,这样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和集群效应很难在其它国家复制。
此前苹果手机曾经在巴西建厂,但因为巴西没有集中在一起的零件生产供应商,并不能进行大量零部件的制造工作,最终只能继续在富士康完成生产,而巴西工厂只进行最后的组装。
苹果手机中最不可或缺的数据线,在苹果商店,一根长1米的数据线售价为19美元,而来自中国制造的数据线在米国电商亚马逊的网站上只卖7.99美元,物美价廉,不仅功能、长度相同,还排在销量第一名。不仅是小电器,米国零售行业领导者协会在给川总的一封信中说,超过41%的服装、72%的鞋类和84%的旅行用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米国在日用商品方面,已离不开中国制造了。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饮食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饮食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如今,中餐已经完全融入了米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米国华裔作家莉莉安·李曾在《头号中餐馆》写道,米国有4万多家中餐馆,远远高出麦当劳的约1.4万家。《纽约时报》称,对许多纽约人来说,圣诞节一定要吃一顿“中餐盛宴”。
谷歌搜索趋势指数显示,圣诞节期间,中餐的搜索量猛增,比一年当中其他任何时候都多。米国最大点评网站Yelp也显示同样结果:中餐馆的页面浏览量在12月25日达到峰值,比平时记录高出一倍多。就连米国宇航局也会为米国宇航员们准备糖醋里脊等美味中餐。
曾有学者研究发现:两个都有麦当劳的国家不会打仗。如果米国不仅到处都是中国产品,而且米国大街上到处挂满中国品牌………我们可以在米国大地上遍开中餐馆,先用中餐美食占领米国人的胃,或许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不战而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