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创造消费

(2017-05-03 10:41:27)
分类: 品牌营销

文/李光斗

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是“未来引导”。由于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由于网络化等特征,知识经济的增长已不再只是靠投入劳动力、资金和资源而获得,而主要是依靠持续的新需求来拉动。在这一意义上说,创新就是要创造需求。而创造需求,也就是创造市场。

创造市场,就是要去创造消费者。就此而言,不仅要有售后服务,而且要有售前服务,以此来创造、培养消费者。创造需求,创造市场,以及创造消费者,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现代商业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以快打慢)。研究表明:从生产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有效过程用去的时间不到实际花费时间的5%,其余95%的时间都没有增值,这些无效时间正好为时间战略提供了挖潜的广阔空间。

把握市场先机可以在商场上先发制人,所谓饮“头啖汤”。

宝洁(P&G)创始人哈莱·普洛斯特曾说:

“在新产品上市之前,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一定要使它上市之后一鸣惊人,造成一种夺人的声势。”

西方军事家有言:

“阻止一场入侵的最佳战场是敌人尚未站稳脚根的海滩。”

抢先战略概念

抢先战略,也称为市场先导者战略,它是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和集中战略之外的又一类型的企业总体战略。抢先战略是指企业实行抢先占领市场的战略,企业总是将其注意力集中于行业的制高点,努力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占领市场。成功的抢先战略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抗拒性。美国PSI(战略规划研究所)的研究揭示,在500个成熟的行业中,第一个进入者企业的平均市场占有率达29%,早期跟进者企业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为21%,而其余平均占有率为15%。

抢先战略可以由下面一些途径来实现:

(1)从供应系统着手  

其抢先优势是通过率先获得最好或最便宜原材料或生产设备。如航空公司率先签订购买新型号飞机合同,使竞争对手较晚一段时间才能下定单,因为飞机生产周期较长。

(2)从产品着手  

其抢先优势是通过率先将产品导入市场而获得,如果新产品优秀的话,那么抢先战略会大大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3)从生产系统着手

其抢先优势是通过率先引入降低成本或提升质量确实有效的先进生产工艺而获得。关键在于能动地不断改进、完善新工艺。

(4)从顾客着手  

通过长期购销合同或提供长寿命的辅助产品来达成;鼓励顾客学习、掌握使用该产品的技术而忠诚,尤其是这种学习需要较大精力与时间投入的话,这些精力或时间可能成为顾客转移其他厂家产品的障碍;通过对顾客特别熟悉而获得顾客忠诚。

康师傅先到先得

比别人先一步思考、创新和构想,这是一种竞争的快乐。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地区饮食业商人纷纷涉足祖国大陆,以京津两地为他们抢占的首要制高点。当时,祖国大陆的快餐面业处于一种诸侯割据、群龙无首的局面,产品质次、品低,缺少一种可以一呼百应的品牌。正当不少台商、港商跃跃欲试之时,台湾顶新集团一马当行,横冲直撞,先声夺人推出了“康师傅”快餐面。

结果它抢占了祖国大陆许多市场,其他欲涉足的商人只能摇头退去。而台湾地区饮食业的“龙头大佬”不甘被抛于马后,想奋起直追,与“康师傅”同分羹盏。然而最终因后人一步,处于劣势。

哈默抢先一步赚大钱

30年代初,哈默研究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形势,认为罗斯福肯定会掌握美国政权,“新政”一定会成功。一旦罗斯福新政得势,1920年公布的禁酒令就会废除。为了解决全国对酒的需求,肯定需要相当数量的酒桶,特别需要经过处理的白橡木制成的酒桶,而当时市场上却没有。

于是,他向前苏联订购了几船桶板,并在纽约码头货轮的泊位上设立了临时桶板加工厂。当哈默的酒桶从生产线上滚滚而出的时候,恰好赶上废除禁酒令,人们对啤酒、威士忌等酒的需求量大增,各酒厂生产量急剧增加,急需大量酒桶。于是哈默的酒桶被那些最大的威士忌、啤酒厂用高价抢购一空,哈默获得了成功。

好莱坞作秀奇招——预告片:洗脑战略

预告片可能是电影行销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项武器,它的功能也就是所谓“洗脑”,不断的进行“劝说”,让观众彻底地改变与皈依,让那些爱看电影的观众,会为了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而兴奋不已。

观众有多爱看这些预告片呢?举个不可思议的例子,你就会明白了。如《星球大战前传》即将上映的时候,甚至有人买了全票进电影院,就是为了要看预告片!

预告片在今日的影坛,是一笔很大的商机,以前它都是电影公司自己动手制做的,但是现在都发包给制作公司,拍摄每一部预告片要付出的钱大约是15万美元到75万美元。

这些预告片的制作公司为了吸引不同的观众群,通常会制作好几部预告片,强调这部电影的各个层面,以吸引不同的观众群。某位电影公司的行销专家透露:“头一部预告片,通常是阳刚味较重的,为了吸引年轻的男性观众,在上映首周就掏钱买票。”接下来,电影公司可能会针对女性观众群,发行第二部预告片,强调这部电影的浪漫气氛。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