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抗日:为什么别人《血战钢锯岭》;我们却“手撕鬼子”?
(2016-12-16 11:07:35)
标签:
娱乐时尚文化财经 |
分类: 故事营销 |
谁说80后90后不识货?同《拯救大兵瑞恩》一样讲情怀的好莱坞战争片《血战钢锯岭》在内地上映5天后开始逆袭,终于超过日本唯美小清新的动画片《你的名字》。《血战钢锯岭》血肉横飞、残酷而真实,带来人性内省的震撼,让我们反省“手撕鬼子”国产抗日神剧的巨大差距。
《血战钢锯岭》的真实背景是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冲绳岛战役,这是美军“跳岛”攻日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冲绳岛是日本太平洋上的最后一道关口。冲绳一旦失守,日本赖以维持生存的通往东南亚的海上交通线将被彻底切断。日军以死相拼,冲绳血战九万日军战死,美军的伤亡人数也达8万人。冲绳岛战役让美军领略到日本皇军的顽强,美军高层估计:如果进攻日本本土,美军要付出一百万人的伤亡;在冲绳岛战役结束一个月后,杜鲁门总统痛下决心,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以“尽快”结束战争。
在这样的战争背景下,《血战钢锯岭》讲述的是由小鲜肉安德鲁·加菲尔德扮演的军医戴斯得蒙·多斯由于坚守信仰坚决不碰枪、不吃肉、不杀生。在全民皆兵的二战中,多斯因自己的信仰饱受屈辱还因此被告上军事法庭,但他并不是怕死的怂包,在枪林弹雨中他拼死拯救一息尚存的战友们,最终救出75名受伤战友。
如果《血战钢锯岭》只是一场神勇杀敌的荷尔蒙大戏,可能就不会这样令人称道。吉布森要表现的是战争背后人性信仰与残酷现实的天人交战。男主角多斯的宗教意识源自暴力环境中成长的青春残酷物语:小时候兄弟角斗失手差点要了兄弟的命,成年后他甚至用手枪瞄准了酗酒家暴的父亲;那时他没有打响手中的枪却打响了心中的枪,此后他发誓坚决不碰武器。即使入伍投军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他也坚持自己的信仰。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眼睁睁的看着同胞一个个阵亡,多斯问上帝,为什么要让我看到这些。稍一犹疑,他就会拿起武器,可是多斯最终的选择不是杀一个算一个,而是让我在炮火中再多救一个伤员,居然还包括几个日本伤兵。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后一篇:智慧城市能消灭雾霾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