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原载:《经济日报》2014-1-28)
标签:
李光斗原产地汾州金核桃阳澄湖大闸蟹正官庄人参旅游 |
原产地品牌是因地缘优势产生、经过时间的积累而为人熟知的品牌。法国的时装、意大利的跑车、美国的快餐、中国的瓷器、古巴的雪茄、南非的钻石等,都是名声斐然、价值深厚的原产地品牌。
中国是世界上原产地品牌最多的国家之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凝结成了众多原产地品牌:景德镇的瓷器、西湖的龙井、江南的丝绸……都曾风靡全球,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现如今,众多的原产地品牌发展状况如何?
实际上,在市场形成初期,地方经济可能会短期得益于“公地”品牌畸形的繁荣而有所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发展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要想实现原产地品牌长远有效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应该注意化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努力将地方从自然、地缘、物产等硬性资源及技术、人脉、管理等软性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一切有利品牌发展的比较优势,借助原产地品牌的力量,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原产地品牌要实现产业化,应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标杆和带头示范作用。一方面,可根据行业标准规范管理,对达到标准的企业,政府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一方面,应鼓励企业塑造品牌,推动龙头企业的品牌在原产地品牌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需要科学的品牌运作管理体系。从长远看,科学的品牌运作体系和完善的制度管理对原产地品牌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塑造原产地品牌愿景。应该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要明确发展愿景、经营使命和企业价值观。塑造原产地品牌愿景,不能单靠市场本身的力量,需要由有关部门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树立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其次,要注意建设原产地品牌保护体系。原产地品牌为该地区所有成员集体所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搭便车”的企业趋之若鹜,建立原产地品牌保护体系势在必行。因而应该注意组建原产地品牌的相关协会,统一管理,形成合力;应该对符合地理标志注册申请的原产地品牌,积极申请,努力寻求法律保护;应该制定产品规范标准、企业准入制,统一原产地品牌专用防伪标识;还应该有效惩戒侵犯原产地品牌的行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区域政府联动执法的作用,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促进保护企业健康发展。
现实中监管制度不健全、品牌保护管理体系混乱、生产企业各自为政热衷价格战、不愿做“百年老店”宁愿“捞一票就走”,都将戕害原产地品牌的价值。景德镇瓷器和西湖龙井茶的光环褪色皆缘于此。前几年,媒体报道苏州阳澄湖当地一共有两家阳澄湖大闸蟹协会,两家协会互不隶属,各自为旗下的企业服务。各自为政不说,时不时还来个“蟹斗”,一些养殖户为了能扩大销售,就同时加入两个蟹业协会,这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也导致本来就很不规范的阳澄湖大闸蟹市场更加混乱。养殖户由此受到的伤害最大。这对“阳澄湖大闸蟹”这个品牌来说,实非长久的发展之计。
原产地品牌是难得的自主品牌,有利于地方政府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区域品牌形象;有利于当地企业借助原产地品牌的光环效应,促进销售;甚至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品牌形象。我国不少原产地品牌要想依托地方资源,完成从地方性品牌到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品牌的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