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文博会重庆商报朝天门变形金刚4李光斗 |
中国品牌第一人、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昨日,拥有这些头衔的品牌专家李光斗出席了重庆第二届文博会。
在展会上,围绕着重庆的品牌营销和文化打造等一系列问题,李光斗接受了商报记者的专访。
重庆商报:这是您第几次来重庆?重庆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李光斗:我在十年前第一次来到重庆,在十年的时间里,我曾来过这座城市十几次。我感受到的重庆,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它的巴蜀文化、近代史上的革命文化,都无一不体现出这个城市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而正是这些资源,也使得它足以在中国成为一个极富魅力的代表性城市。
重庆也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城市,这也赋予了重庆品牌更高附加值。在我看来,如果仅用一种颜色来形容重庆,那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斑斓的地方。
谈品牌:重庆应打造成品牌来源地
重庆商报:您对于重庆品牌的了解有多少?对于重庆本土品牌有何看法?
李光斗:从商贸角度而言,重庆是一个具有商业魅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城市。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品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就是打造一个城市的文化。

二是以软文化为载体,将重庆打造为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在中国电影史上,《疯狂的石头》实现了小成本大收益,而这部电影就是以重庆为背景。事实上,我认为重庆不应该紧紧只是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背景,更应该成为文化产品的出品方。

谈营销:重庆企业要有“朝天门”意识
重庆商报:在您看来,重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更有热情爽朗的城市个性,怎样利用好这些现有资源,把企业打造成为具有知名品牌呢?
李光斗:重庆企业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利用地域特色,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故事。现在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流,品牌年轻化也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此外,重庆的企业在做营销时应具备“朝天门”意识,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重庆地区,更应走向全国市场。企业需要明白,好东西不是一个地方的,而是全国的,它绝对不受地域的限制。比如涪陵榨菜,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重庆品牌,在榨菜领域,它已经是全国业界的领头羊了。
再以重庆饮食为例,重庆饮食有着深厚传统,但吃得更多的还是重庆本地人。要想走向全国,就不仅要具备本地化色彩,承载重庆地域味道,更要根据全国各个地方的不同品味进行改良。
谈文博会:已成为一场文化盛宴
重庆商报:这是重庆第二次举办文博会,您对于本次文博会有何感受?
李光斗:此次参加文博会,主要是寻找重庆本地乃至西南片区的经济文化亮点。而在本次文博会上,我看到了重庆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文化方面也与时俱进,形成了经济文化共襄繁荣,相辅相成。
我认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应更多反哺文化。因为有沉淀的文化,能给品牌带来溢价,而且品牌依托文化支撑,也能够有更多附加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因此,文博会为文化展示和经济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全国范围而言,现在重庆的文博会成为一场文化类盛宴,未来我也期待能在全国更多的地方看到这样的展会。
重庆商报专访央视品牌顾问、品牌专家李光斗 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