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堵车已是见怪不怪,但近日机场高速也频繁堵车,让人大惑不解。日前因为赶早班飞机,笔者在凌晨六点赶往北京国际机场,却遭遇了一场蔚为壮观的“巨堵”:在机场高速收费站前,只因一个小事故,堵起了几公里的长龙,时间超过一小时。北京脆弱的交通生态令人担忧。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自古使然;但车辚辚,马萧萧的不止是北京,东京的机动车比北京多多了,也没见人家堵成这样。
笔者曾参加了一场有关解决北京堵车问题的研讨会,会上门派繁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派为放任自流者,认为“堵车代表繁荣”,此语一出,舆论哗然。始作俑者,差点没被网上的板儿砖“拍死”。
“立交派”认为,虽然北京的立交桥数量全国居首,但立体交通发展不彻底……北京不仅要让地下交通彻底“地下化”,北京的堵车在于乘地铁的人还要钻出地面,索性在地下建5A级的写字楼,让人们彻底在地底下办公。但上天容易,钻地难.就算是把北京所有的人防工程都改造成写字楼,又有多少人愿意象老鼠一样成天在地下办公。
有专家分析,北京交通缘于早高峰和晚高峰,“尖峰时刻”(RUSH HOUR)太过繁忙。如果实施“半时制”,让北京有一半人白天休息,晚上工作,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问题在于北京公共管理压力过大,一些人本来就天黑了还不想睡,如果提倡有一半人晚上工作,娱乐业会拍手称快,但就此酿成红灯区,问题就更麻烦了。
……
首都北京如何不变成“首堵”?值得大家共同探索,但愿有一天,北京不再堵车!
前一篇:国际巨星章子怡窜红秘笈
后一篇:贝克汉姆为什么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