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2006-01-17 17:57:34)
分类: 品牌故事

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张艺谋乌克兰种花中了“执行力”的埋伏 

 

 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去年这个时候,《十面埋伏》火爆上映,虽然票房赚得盆满钵满,但口碑却连《英雄》都不如,一时间恶评如潮。有关《十面埋伏》的花边新闻、幕后故事汹涌澎湃,其中张艺谋在乌克兰种花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尤其值得企业经营者深思。

 

张艺谋乌克兰种花的故事是这样的:

 

为拍摄《十面埋伏》主要的景致“花地一战”张艺谋导演亲自到乌克兰选景,看中了一片山坡地,他当时的设想和当年拍摄《红高粱》时种出一片高粱地一样,也在乌克兰种出一片花海,并把全片的大结局放在这里完成。在剧本中,这片花地鲜花丛生,五彩斑斓,寂静无声,在群山和蓝天的映衬下,浪漫中隐含着杀机。于是提前一年,张艺谋租下了这片土地,让乌克兰花农为他种下心中理想的花。

 

《十面埋伏》开机前两日,张艺谋带着他的团队到乌克兰看花,可是现实让所有人失望,九公顷的土地上,只开了一些稀稀落落的小花。张艺谋站在花地前,长时间地沉默着,这意味这场戏必须重新选景。他让种花的乌克兰人不要放弃对花的浇灌和呵护。同时,他自己整天整天地去选景,疲惫和失望时时伴随着他……

 

虽然后来张艺谋选景他地,完成了《十面埋伏》的拍摄,但如果那片花种成了张艺谋心中理想的花,也许《十面埋伏》中“花地一战”会更加精彩。从管理学的眼光来看,张艺谋乌克兰种花的失败暴露了其团队“执行力”的不足。

 

从作为团队决策层的张艺谋来说,他的职责在于“做正确的事”。从《十面埋伏》场景来看,种花无疑符合剧情需要。正如大部份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却都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和做出的决定得以执行。张艺谋决定种花,却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明确而清晰的指令,没有授权与任务管理要求,总之作为团队的决策者,张艺谋首先未能使执行“落地”。

 

相当于中层管理者的制片主任,定位在于“把事做正确”。明确清晰的目标之后,下一步是简化:在充分理解张艺谋置景意图的情况下,能够简洁地阐述问题和建议,让每个人都能很好的理解、评估和执行,最终达成组织内部的共识;目标除清晰之外,还要可量化、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目标本身不能模棱两可。这就得在制片主任领导下,美术组或置景工作人员制定出具体的能够看得见的实施细则,画出范图,并放在合同中去要求乌克兰的农民去一丝不苟地执行

 

    只是模棱两可地放手让农民种花,就算撒再多的银子也没用,极有可能想要郁金香,而得到的却是狗尾巴花。因为人是会偷懒的,也是会偷工减料的,不管是中国的农民还是的乌克兰农民,人性使然。

 

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科学的程序是执行的保障。所以导演的核心作用在于创作,而到了具体的拍摄方案,却需要有机的体制去解决它的合理性,然而目前中国电影制作的现状却是一切事务以导演为中心,并且是没有系统流程的中心。整个团队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没有合作,只有执行。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张艺谋的遭遇和中国很多企业家的遭遇何其相似。

 

让我们不禁不想起IBM的老总郭士纳的话“你的下属绝对不会做你希望做的事,他们只会做你要求和监督检查的事。”

 

  此言非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