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流落街头:是家庭的不幸?还是教育的悲哀?

(2010-07-15 16:21:55)
标签:

新闻时评

教育杂谈

育儿须知

分类: 杂文

大学生流落街头:是家庭的不幸?还是教育的悲哀?

大学生流落街头:是家庭的不幸?还是教育的悲哀?

 

文/刘正辉

 

     据《南昌晚报》(2010年7月14日A8版)报道,一位年龄23岁、刚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一直找不到工作,结果身无分文,流落在南昌街头一个多月,每天靠翻捡垃圾桶里的食物以维持生命,过着乞丐不如的生活。后来,被好心人发现并报警,由民警联系上这位大学生在福建的母亲前来南昌将其领回。记者最后还引用了心理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评论:该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性格一直比较自闭,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所以在几次找工作未果的情况下,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甘愿流浪街头。

     看到这则新闻,我无语,随即感觉到隐隐的锥心之痛。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智力应该是没有什么障碍的,如果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能让人理解;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一位年纪轻轻、四肢健全、接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竟然无法生存,连一口饭也混不到,沦落为流浪人员。这不由令人怀疑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部门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知识?连人生最起码的生存本领都没掌握,这样的学生怎么能从一所高等学府中顺利毕业?这个案例无疑是狠狠地抽了我们教育部门的一记耳光。

     新闻中,心理专家从其专业角度出发,将原因归咎于该学生一直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导致性格孤僻、不善言辞。对于此观点,我不敢苟同。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确有些特殊,但是如今社会上有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是无亲无故的孤儿,都能自强自立,最终人生有所建树。何况这是一位在京城大都市生活了四年的大学生,应该是见过一点世面的,多少都会结交一两个要好的同学或朋友,在自己身陷困境、遭遇挫折时,按照常理立马会想到向同学或亲友打电话寻求援助,也不至于会如此尴尬地流落街头。所以,这则新闻也给广大的家长敲响了警钟:我们平时是怎样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在向孩子灌输“知识就是力量”等大道理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教会我们的孩子一些基本的求生、谋生本领。千万别培养出一个高智低能、迂腐懦弱的“书呆子”。

     也许,此案例仅仅是一则个案。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家庭与社会各界的深深反思:我们如何才能教育好学生?令其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有能力、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一个独立自强、良好性格的“放心孩子”?让其走出校门、离开家长后,在社会上仍然可以“游刃有余”!我想:一位具备良好素质与积极心态、在任何环境内都能生存发展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写于2010年7月15日中午)

 

 

 

大学生流落街头:是家庭的不幸?还是教育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