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行三津

(2022-03-12 08:48:52)
标签:

金鸡村火车站

分类: 走走-旅行散记



从宋村三江口到三津村,是左、右江汇合邕江后第一道大湾,其中前文《老口渡上行》所述为大湾上半段,自老口村开始经儒礼村至老口水利枢纽再到三江口;下半段从老口村对岸江西镇范围下行金鸡村火车站,一路沿着南昆铁路线伴行,直至禁塘分岔,穿过绕城高速大桥,顺江畔步道经乐贤村,止于三津村。



春暖花开,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徒步邕江湾,下行三津村。金鸡村火车站是一处老旧小站,旁边的村子紧靠金鸡山而得名,火车站建于1953年,曾是南宁至凭祥和南宁至昆明普客及货运必经之地,过去人来车往繁忙,那时村民若上18 公里外的南宁市区(沙井)或10公里外江西镇,搭乘火车应为首选!如今时代变迁,火车站没落,客运功能消失,只有货运列车稍作停留。行在路上,火车汽笛声突然响起,抬头江侧高架桥上,一列南昆高铁呼啸而过。在此分道扬镳,再往前行,铁路线渐行渐远,前方即乐贤村,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有小学有午托之类机构,还有个阀门工厂,解放初期和金鸡村合并叫一个大队,现在分开同属沙井镇管理。



从乐贤至三津约6公里,站在乐贤村畔,眺望江景,一面绕城高速大桥,另一面通向三津。这片水域开阔,鱼儿肥,是钓鱼爱好者的圣地,他们三五成群,临水放竿垂钓。

因为走的步道平坦,运动量不大,整个行程较为轻松,感觉不费吹灰之力。道路两边竹林掩映,农家放养的母鸡带小鸡叽叽喳喳叫,下到江边玩耍。天空还算蓝,白云飘飘浮在其间,倒映江面,让人心旷神怡。

芦苇荡深处,私密空间很好,面向江湾我裸露肌肤,午后和熙的阳光沐浴全身,振起双臂,我心飞翔。思绪念及年轻时候,和一群同学朋友曾在这条江边类似地方裸泳旧事。继续前行,平地开阔,碰到好多组家庭集聚于此,搭起帐篷露营,冮风习习,小朋友在空旷的草地上撒野奔跑。



风光无限好。苍穹之下,一棵孤独的树迎风而立,都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身后,菜地与竹林之间空地上,一位黑衣白裙飘飘的美丽姑娘背阳,手持三角架相机把眼前美好的一切记录下来。生活如此般美好,有时还需用心经营,靠你一双慧眼去发现,不是么?



过了河道的斜拉桥,不远就是三津水厂,自行车或电动车骑行者不时擦身而过。当出现大片巴蕉林,迎面到了三津村。三津村原名叫马津村(马村),三江口汇聚左右江之水,顺流而下,到达此地,因此形成了形似五马归槽的风水地形而得名。

三津村与石埠镇美丽南方一江之隔,那里青瓦房农家乐开发较早,也很成熟,为南宁人周末休闲热门地。而三津村这边没开发,风貌相对原始,几片菜地散落江边斜坡上,一位农妇在地间施肥打理。



地理上,三津村地带像尖嘴伸进邕江湾,过了三津村,邕江流水平缓,如反“7”字直行流入南宁市区。津,故名渡口之义,三津村也不例外有个类似老口村的渡口,与对面石埠镇遥相呼应,以前石埠镇三天一圩,两岸村民赶圩在渡口乘渡船相互来往,而如今应鲜少此景象。随着南宁市区西扩及两岸大桥通车,交通更为便捷,日后不久,三津村也会逐渐发展成为南宁市区的一部分。




走进三津村,一棵百年古榕似伞枝叶茂盛,榕树底下建一池塘,几只鸭子在小方池云游,游得尽兴,发出呱呱欢叫声。据介绍,三津村建制至今已有将近700年的历史,而三津村的先祖在南宁扎根已有968年之久,他们先祖原籍山东青州府。北宋仁宗年间,广西侬智高起义,他们的先祖跟随大将狄青到广西镇压平乱,之后定居南宁虎邱村,300年后的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由南宁虎邱村迁居到现在的三津村。

眼前的三津村,围着池塘而居,兴建一栋栋楼房,楼房高度样式参差不齐,由于缺少规划,如穿补丁衣裳。整个村子范围比乐贤要大,据说人口有八千人,并有一个大型农贸市场。想在市场买农产品回家,我跟前面的大姐打听市场怎么走,她手指村中水泥路通外面的堤园路口就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狂奔三江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