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九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评奖结果公示,感谢。
(2017-10-23 10:30:2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发表目录 |
第九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评奖结果公示
深圳青年文学奖,是为鼓励我市青年文学创作,推动我市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市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传统文学奖项,已连续举办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项的评奖活动由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办。旨在集结深圳青年作家的原创群体,打造深圳青年作家的文学品牌。 第九届深圳青年文学奖2016年10月正式启动,到截止之日共收到符合申报条件的作品31部/篇。2017年2月,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终评会以通讯方式召开,评奖办公室聘请国内有影响力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吴义勤(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胡平(中国作协原创研部主任)、张陵(原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李建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元珂(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终评委,对入围的31部作品进行独立审读,严格按照《第九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评奖条例》和《第九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评奖评审办法》规定的细则和标准,投票计分产生了陈再见等10位作家获奖。 现将评奖结果公示如下(按得分依次排列):
陈再见《六歌》(长篇小说) 钟二毛《小中产》(长篇小说) 蒋志武《河流的对岸》(诗集) 欧阳德彬《山鬼》(中篇小说) 赵目珍《外物》(诗集) 程 顾启淋《故乡的那一缕缕炊烟》(散文集) 张 张型锋《黑夜与白马》(诗集) 袁 |
第九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陈再见《六歌》(长篇小说)
作品以一个心怀善良又懵懂的少年的成长为线索,力图全景式地表现时代的生活风貌,展现了当代生活的广阔和多元。六篇具有内在关联的故事,代表了人在当下社会中的六种不同的活法与命运。作者懂得小说结构的艺术,用简单的结构处理文本,把握自如得当。作品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叙事穿透力,叙述流畅,不枝不蔓,小说在形式与内容间,获得了某种平衡。
钟二毛《小中产》(长篇小说)
小说以轻松、爆笑的语言,描述当今中产家庭的一地鸡毛,通过生动的故事,深刻剖析、解读“中国式中产”,探讨、反思一个新兴阶层的困惑与困境,并记录中国近10年的变化与进程。作品举重若轻的叙述,寓庄于谐的语言,给人以阅读的快感;然而揭示的主题之严肃则又使读者难免沉重。这轻重之中,自有作者的智慧与心血在。
蒋志武《河流的对岸》(诗集)
蒋志武的诗歌涉及乡土、城市、时间、哲学、人性、空间等多个题材,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以及当下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一些问题,刻下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印迹,触摸到这个时代徘徊于城乡两极的大众的心灵。他的诗节制,内敛,荡漾着生命的声音,富有动力和张力。
欧阳德彬《山鬼》(中篇小说)
欧阳德彬的小说着重于现代物欲下的边缘人性,叙述沉稳,想象丰富,于普通的社会状态中发掘出人物的精神张力,具有奔放不俗的文学追求和理想主义光彩。《山鬼》与“鬼”无涉,写的是人、物、景及其关系。明写旅行,正写心灵,但虚写世俗社会的笔法尤显构思之独到。小说耐读,极有意趣—— 语言饱满,不乏幽默;联想丰富,新意频现。
赵目珍《外物》(诗集)
学者诗人赵目珍不乏乡土中国的古老经验,亦不缺现代时态的崭新体验,但作为一位当代人,他似乎总是在新与旧、古与今的“十字路口”上,以个体之思、之力去接近、对视、拥抱,或审视(自审与他审)、抗拒那些纷繁如云的经验;而将古典情怀(文化)、现代理性、个体的形而上经验(哲思)融入新诗文体,又每每显示出她对诗歌本体意义的自觉追求。作品沉稳、内敛、大气、丰盈而又颇富想象力的写作,再一次让读者感到了现代汉语、现代汉字所展现的无穷魅力。
程
该书编织了一部打工者日常生活的编年史,同时也在精心构筑一个个“小人物”的独立空间。但它不是简单的记述——表面上看似纷繁琐碎的生活细节中,作者或叙事者的反省与沉思闪烁期间。文学和哲学的视野是这部作品的内在动力,它赋予作品中的诸多“小人物”以尊严和人性的光辉。
顾启淋《故乡的那一缕缕炊烟》(散文集)
这是一部体现了现实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自叙传式的散文集。作者以个人经历为主线,既记录了成长的磨难,也状写了奋斗的坚韧;既呈现了底层人物的无力和艰辛,也传递了个体精神的尊贵和不屈,展示出丰厚的人生悲欢和体悟。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节制的文字中,跃动着一颗纯粹自然的心。顾启淋的散文,再次印证了中国文论中的那句话:至言不繁。
张茂《南方》(长篇散文)
这部纪实文集翔实地记录了1999-2009年间南方底层打工者在时代变迁中的境遇,叙述朴素、资料扎实,有手记色彩,富于经验质地。抒情性与叙事性结合融洽,展示出某种可贵的阶级意识,颇具当代意义。作品也远远超越了“打工文学”的话语范畴,充满了生命体验的生动记录。在这些文字的背后,站立着一个内心充满反省精神的人,他的疼痛便也成为了我们共同的疼痛。
张型锋《黑夜与白马》(诗集)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诗集。诗人坚持挖掘生活里的真善美,把感动和感恩安放在笔尖上。在诗人笔下,平凡的文字有光,有热,有生命,爱情成了童话,死亡成了永生,苦难成了坚持的理由,黑夜成了光明的前奏,而光明却永远保有自己的品质。诗人化为无边暗夜中的白马,以自己不息的奔驰,融化暗夜,感动我们。张型锋的诗歌充满音乐的律动,充满了大胆的想象,这样的想象让他变得异常纯真,自由而且令人有了感慨。他对诗歌语言的掌握驾轻就熟,激情和形象的表达恰到好处。
袁博《狮子的心》(儿童文学)
这是一部优美而富于寓意的儿童文学作品,着力塑造了一只小雌狮白雪的独特形象。小说意蕴丰厚,故事生动,文笔清新而不乏张力。袁博是一位“90后”作家,专注于动物小说写作。凭借扎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尤其在古生物领域的专业素养,开辟了动物小说的新领域。《狮子的心》等动物小说将动物性与哲学融为一体,彰显动物在自然法则之中承受的生存之重,又表现作者对于生命的平等、尊严、价值的诉求,将国内动物小说创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