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克里斯特尔斯每在纽约多赢得一场比赛,人们对于有关她的那两个相对而出的疑问就愈加想知道答案——她为什么能够在这里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她为什么只在这里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在周六的女单决赛中仅仅59分钟就以6比2和6比1横扫兹沃娜列娃之后,克里斯特尔斯不仅成功卫冕,再加上她退役之前赢得的2005年美网赛冠军,她其实是以在该项赛事中的21场连胜完成了跨越六年的“三连冠”伟业。面对阿瑟·阿什体育场内起立欢呼的纽约球迷,克里斯特尔斯感激地说道:“无论何时当我踏上这里的球场,我都觉得像是回家了一般,而这总能让我打出很棒的网球来!”
说纽约已成为这位比利时人的主场,丝毫不夸张。结婚生女之后,这一家三口每年总有不少时间是在邻近纽约的新泽西州度过;即便是在嫁给她的美国丈夫之前,她在美国土地上举行的赛事中原本就已经成绩不错。此次夺冠后克里斯特尔斯更承认,美网赛的快速硬地场一直是她的最爱;而与此同时,纽约人也一直将她当作是自己人看待——毕竟,她的第一个以及至今的所有大满贯桂冠都来自于此。
可是,除却这些客观因素之外,克里斯特尔斯在纽约的成功,同样来自于当她身处这里时心中的那份笃定与自信。也正是强大的内心,帮助克里斯特尔斯在八强赛和半决赛中连续以两个三盘硬仗击败了斯托瑟与大威廉姆斯两位悍将。
及至女单决赛,却被克里斯特尔斯演变为了一场屠杀。仅仅59分钟的决赛用时,比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男单半决赛的决胜盘还少了九分钟,同时也是1986年以来耗时最短的美网女单决赛。也许,这位妈妈是不想让女儿在看台上待得太久影响当晚的休息吧?决赛之后,她已经两岁半的可爱女儿再度走上了球场;同一年前相比,这片场地同样见证了她的成长。
但这里更见证了克里斯特尔斯的成长。正是在这里,克里斯特尔斯在第一段和第二段职业生涯中体现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自己——第一段职业生涯耗时八年,她才赢得了一个大满贯桂冠;当她在2005年美网赛夺冠时,之前已历经了四次大满贯决赛落败的郁闷与苦痛。而在上赛季复出之后,她仅仅用了一个赛季多一点儿的时间就赢得了两个大满贯。如果说她的同胞海宁本赛季复出后未能对职业履历作出什么实质性改写的话,那么对于克里斯特尔斯来说,她的复出则大大提升了她历史地位与成就。
这连续两年的美网赛冠军,也令克里斯特尔斯对其他三项大满贯赛事鼓动起更大的野心,毕竟,她也曾分别两次和一次打入过法网与澳网赛的决赛。克里斯特尔斯分析道:“我总觉得我应该能在澳网赛上做得更好,那里的场地类型和这里很接近;对于温布尔登我一直感到很亲近,那是我父亲最爱的赛事;至于法网赛,我总觉得就好像是在比利时比赛一样,因为巴黎会有很多比利时球迷支持我。”本赛季的大满贯大幕刚刚落下,克里斯特尔斯就已经对明年充满了期待。
与此同时,在第二段职业生涯中,克里斯特尔斯也彻底改观了人们之前对于她“因为人过于友善而在关键时刻总是缺乏杀气”的固有印象。因为年龄的成长、组建家庭甚至是失去父亲的痛苦历练,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而强大的女人,在比赛中她犀利、老道、目的性极强,显示出了以往所没有的霸气。
在一项缺少了小威和海宁两位顶尖球星的美网赛上,是克里斯特尔斯的成功卫冕,最终给了赛事一个美好的结局;她为此赢得了22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其中50万美元是因为她在美网系列赛上积分列第二而获得的额外奖励。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便是女单决赛本身实在难言精彩;兹沃娜列娃不仅在力量和多样性上不及对手,而且之前的六场胜利耗费了她太多体能,令她决赛中每每跑动无法到位。不过,能够连续打入两项大满贯赛事的决赛,已足以说明她的成功,难怪她目前是俄罗斯的头号球员。
再说了,丑陋的大满贯女单决赛似乎已成为常态。以美网赛为例,上一次打满三盘的女单决赛竟然要追溯到1995年的格拉夫与塞莱斯之战。在那之后,有12次美网女单决赛都在一个半小时之内解决。不过,两盘总共只拿三局,还是令兹沃娜列娃创下了公开赛年代在美网赛上一项尴尬的记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