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网赛首周,天气灾害事件频发——前半周是让球员们头晕脑胀的极端酷热,以阿扎伦卡一头栽倒在赛场并最终以轮椅推离作为高潮;后半周则是时速高达40公里的狂风,而其代表人物,则是欲哭无泪的扬科维奇。
“你将球抛起来准备发球,球却被吹得到处乱飘;你将球打向一个方向,它却飞向另一个方向。”身为赛事4号种子,扬科维奇在周六被卡内皮两盘击败后如此抱怨,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大风,她应对得比我更好。”
莎拉波娃第三轮虽以两个6比0横扫对手,却有被对手Ace的记录,但原因只是对手的发球在一股突然而至的强风下玩起了“漂移”。除此之外,比赛还曾数次因为看台上杂物被吹至场地内而临时中断。莎娃赛后感叹:“这可能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最困难的比赛环境了。”
虽说比赛环境对于所有的球员都是公平的,不过细想一下,真的公平么?扬科维奇这场被爆冷固然有她发挥不佳的因素,却也体现出了不同打法的球员在相同天气情况下所受到的不同影响度。快速的跑动和防守反击一向是扬科维奇的安身立命之本,但飘忽不定的球路削弱了她的跑动优势,而其原本就不强的击球力量,更是放大了回球路线的偏差。相比而言,今年温网八强球员卡内皮击球势大力沉,受风力影响明显不如扬科维奇那么大。
大风也考验着球员的临场调整能力,费德勒的击球时机与落点一向如瑞士钟表那般精准,三盘淘汰马休之后,他承认本场比赛更多地将球打向对方场地的中路,而不是像往常那样对着边边角角攻击。“在强风中比赛很不容易,幸而我发挥很好。”费德勒自我评价道,不过在说到对手时,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在比分落后之后,他的各项技术全线崩溃,你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大风对球员的负面影响。”
在上半周的酷热无风和下半周的凉爽强风之间,大部分球员都会选择前者,因为风实在是太不可控。不过,也有特别怕热的球员,柳比西奇首轮负于18岁美国小将哈里森后就透露,他一向惧怕高温下作战,特别是在硬地球场上:“那可太残酷了,高温不仅来自于天空,还从场地反射而上。”同样,日本球员锦织奎在一场延续了五个小时的五盘恶战中淘汰了西里奇,但在酷暑下被折磨得抽筋脱水,第三轮比赛坚持到第二盘便无奈告退。
因为极端高温天气,美网实施了球员保护计划,女子球员在决胜盘之前可以享受十分钟的休息,但男球员则没有这项“福利”。小克为男同胞抱不平,称她不介意将这一举措在男子比赛中推广,就像女子比赛真要五盘三胜制她也不怕是一个道理,一切都要男女平等嘛!不过,不是所有的男球员都领情,第二轮中抽了筋的奎里就表示:“网球本来就是一项靠体力的运动,高温正可以考验哪些球员平时体能练得更苦。”
飓风厄尔的影响虽然带来了大风,却也令赛场消暑。气温降低后,对哪些球员比较有利?德约科维奇肯定很开心,高温天气下易发呼吸问题,已经是他众所周知的一个弱点;首轮比赛他便是在酷热下盘分1比2落后特洛西奇,太阳渐渐西沉后他才奋起反击;第三轮他在凉爽的夜晚三盘轻取布雷克,在美网夜场比赛中的战绩已为7战不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