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辛那提微博三:一对一,三次

(2010-08-19 23:55:27)
标签:

网球

微博

辛辛那提大师赛

费德勒

卢彦勋

体育

分类: 赛事·球星

*沃达斯科这个“孔雀男”,仗着自己有色相和给世界著名内衣品牌做广告的好身板,天天光着膀子在训练场上练球,引来高举相机的男女花痴无数。周三的天气较为凉爽,这还是我第一次看他穿着衣服训练。可惜当天两个抢七输给了费什,唉,“视觉盛宴”就此结束。

 

*本次赛事期间我已经一对一专访了三位球员,首先上场的是去年上海大师赛卫冕冠军达维登科,一言以蔽之——dry。身材是干瘦的,语言是干巴巴的,就连幽默也是dry humour式的。其实劳模场下很放松,与赛场上一脸严肃的样子非常不同;只是英语能力实在受限,采访中他说的着急,我听得更急……

*轮到语言大师费德勒上场,当然就没问题啦!他的访谈不仅内容扎实,而且语速超快,等于为记者节省了采访时间,正好可以多问几个问题。听新闻中心里坐在我身边的一位母语是法语的瑞士记者说,费德勒的语言学习能力大大超乎常人,他经常可以在对话中现学现用,不断将新词汇和新句型“占为己有”并运动自如。

*费德勒场上霸气十足,场下则非常亲切随和。采访之前,先询问我是如何从上海来到辛辛那提的,当我将上海-香港-芝加哥-辛辛那提这趟单程28小时且第一天还丢了行李的旅程描述一番后,他表示同情。长期跟随他的瑞士记者告诉我,当费德勒觉得你为采访付出很大的努力之后,他会非常配合你。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就是我付出的最大努力吧!

 

*还是瑞士记者的话:“费德勒对人友善是没错,不过,像他这种取得至高成就的运动员,内心一定是非常强硬的——你对他友善,他也这样对你;但凡你对他有一点冒犯,他一定狠狠地回击你!”

 

*第三场专访则是与卢彦勋,这是他打入温布尔登赛之后我再次采访他。用母语聊天,别提多爽啦!连ATP的新闻官都看出我俩谈得很尽兴——当然啊,采访卢彦勋之前,我只要花上五分钟想几个核心问题立马就上了;而采访费德勒和达维登科,我准备问题就要耗费一两个小时。

 

*卢彦勋温网之后这短短一个多月,《GQ》杂志封面上了,“康熙来了”节目也上了,新签的广告代言合约就有某汽车、某手机和某冰淇淋品牌共三个,赚大啦!我想,如果内地能有男子球员打入前100位排名,那经济效益一定也是杠杠的。


*我梦想中在网球赛事期间的完美生活,就是每天发十条微博,然后就给报纸写一篇东西。可惜,期期都被整版折腾得半死。唉,在残酷的现实中,我其实就是个跑量型选手……

 

*这回还拿了张特别通行证到球员休息室里混了一会儿,也就是沙发、电脑、游戏机啦什么的。最大收获是第一次看到便装版本的“伪娘”德尔格博洛夫——那摇曳的身段,那华丽丽的花衬衫,那一头的长发,连游戏机前持枪射击的姿势都如此柔媚。想知道他有多伪娘?自己去搜图吧。

*一想到我竟然为回到酒店后能泡一包方便面吃而感到开心,我就不禁悲从中来;祖国啊,饿想你了(想起了@赖宝的一句语录:红烧牛肉、海鲜、大虾、泡椒凤爪、葱香排骨、黑胡椒牛排……到底吃哪种口味的面好呢?)

辛辛那提微博三:一对一,三次

2010-08-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