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比4、3比6、6比7、7比6、70比68。
仅仅是这一行比分,就已说明了一切。这是一场将几乎所有“史上最长的”为定语的纪录集于一身的网球比赛——最长的比赛时长、最长的一盘、整场比赛最高的局数以及一盘比赛中最高的局数;当然,还有最多的Ace球,伊斯内尔的112个和马胡的103。
“你会有一天重新观看这场比赛吗?”面对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这个问题,胜利者伊斯内尔苦笑道:“看十个小时?那我会疯掉的。”他谦虚了,这场比赛的准确时长是11小时5分钟,仅仅是超过八个小时的决胜盘时长,就已超过之前的最长网球比赛。
很难想象,一场首轮比赛在周四下午才终于打完,而此时,大部分的第二轮比赛都已完赛。这场比赛横贯了三天——第一天因为天色黯淡而在前四盘结束后暂停;因为同样的原因,第二天的比赛停留在决胜盘的59比59之处;第三天,历史终于被锁定。
第18号球场成为温布尔登周四的全场焦点所在,甚至压过了当天到访的女王的风头。球场里坐得满满当当,然而令人感到有些怪异的是,掌声其实并不是那么热烈——人们并非痴迷于比赛的精彩,而只是想见证历史在眼前成为现实。比赛结束那一刻,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与欢呼,赛事组委会甚至向两位球员与裁判颁发了特别
奖项。
是两人同为发球高手以及草地网球的特质,共同酿造了这场创造历史之战呢?还是这是命运的安排?你当然可以说两人的接发球水准都实在太烂,但当比赛打到这个程度,再去讨论单项技术已经不再有太大的意义。穆雷说:“这就是为什么网球是一项世界上最为艰苦的体育项目,”而罗迪克的反应独辟蹊径:“难道他们不用上厕所的吗?包括裁判。”
可是,如果一场比赛只是以长度成为最显著的特征,这是否已脱离网球运动的本义?人们再次思考长盘决战的意义所在,对于球员、观众、媒体以及电视转播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一场灾难?德约科维奇出了个主意,半开玩笑地说以后比赛打到局分50比50时可以进行抢七;而当伊斯内尔赛后被问及,这场比赛中他是否想到过“如果是抢七决胜就好了”时,他坦白答道,从20比20平之后他就已经开始这么想了。
这就像是一场进行了36个洞的加洞赛的高尔夫,一场进行了十个加时赛的篮球比赛,人们不禁会问——必要性何在?也许,这场历时上最长的比赛,也会提供给网球的规则制定者们一个自问的机会,让网球运动变得更加人性与完善。
“当你打完一场这样的比赛,感受了这样的氛围之后,你其实并不会感到有多么疲倦。”伊斯内尔赛后在现场采访中如此表示。不过,这场比赛的“后果”,要周五才能体现;他的对手是德巴克尔,而这位新星同样是通过长盘决胜赢得首轮比赛,只不过16比14的比分远远无法相比于这场历史之战。而麦肯罗则分析,在经过这样一场恶战之后,两位球员的职业寿命有可能折寿半年。
当记者在撰写这篇稿件时,工作人员正在温网新闻中心向记者们发放这场比赛的技术统计——七页,记者还从来没有掂量过如此有份量的技术统计,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重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