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攻——中国球员的生存之道?

(2010-01-25 08:00:13)
标签:

网球

澳网赛

中国女网

郑洁

李娜

体育

分类: 评论·话题

       女单第三轮面对之前被自己赞为“球非常重”的法国女将巴托丽,郑洁全场比赛和对手的直接得分之比是38比18;第四轮淘汰邦达连科,郑洁18次直接得分也是对手9个的一倍。


       人们对于郑洁打法的固有印象,不少还停留在凭借顽强的毅力与不懈的跑动拼出机会;但一场比赛能轰出近40个直接得分,这样的攻击火力实在令人吃惊。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郑洁和巴托丽的第三轮毕竟是一场三盘战;尽管决胜盘是郑洁6比0横扫过关,但因为法国对手当时已精疲力竭无力奔跑,郑洁在这一盘中猛涨直接得分数。


       从过去的“防守反击型”打法到如今的“进攻性”打法,郑洁评点道:“张宇和夏嘉平赛前都鼓励我,场下做人要谦虚,但上了赛场就是要张扬一点;这几场比赛不利的情况下我都是靠进攻打回来的,看到自己能有这么多直接得分,我也感到很高兴——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将比赛的进程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像在过去的有些比赛中那样,对手打得好我就输球,对手发挥不佳我才有机会获胜。”


       郑洁大大提升的进攻火力,一方面来自于她左右均衡的攻击能力;在正手侵略性明显增强之后,她的正手得分能力已经能够与从来就是强项的反手媲美。另外,虽然耐力一直是郑洁的强项,但她缺乏天生的强大力量素质;然而,这一点在经过数年的训练之后已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刚刚过去这个休赛期中的体能训练相当成功。郑洁说:“这个冬训我的体能练得很苦,过程很艰难,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个收获;巴托丽从第二盘就开始跟不上我的快节奏了,第三盘更是不少球就放掉没有再救。”


       当然,郑洁也有也许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技术劣势——发球。因为受身材及力量所限,尽管这两年的发球攻击力也算有所提升,这个休赛期还特聘了发球外教进行专项训练,但发球从来就不是郑洁的长项。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洁所能做的除了突出落点和旋转的变化之外,最实际的就是确保一发成功率,以便尽量少留给对手攻击自己二发的机会。在和邦达连科的这场第四轮比赛中,郑洁的一发成功率高达八成;而她整个赛事期间77%的一发成功率,在参加本次澳网赛的所有女单球员中排列第二。


       一发成功率高几乎是所有中国球员的特点,除郑洁之外,李娜和彭帅的一发成功率均超过七成,都排在所有女球员前二十位之列。说到技术统计的排名,郑洁在本次赛事的接一发与接二发得分率排名都高居四位,可谓保持了一贯的接发球强项。对于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郑洁理解得非常透彻,在分析第四轮胜利时她就表示:“邦达连科打法和我近似,都是接发球能力超过发球能力的选手。”


       郑洁在打法类型上成功转型,而李娜与彭帅的攻击火力一向为人所知。李娜在第二和第三轮对扎维与汉图科娃的胜利中,稳定地打出了28和29个直接得分,都超过了对手。当然,她也分别奉献了47和37个失误。对此,汉图科娃为李娜“开脱”说:“我们都是进攻类型的选手,出现多一些失误也算正常。”


        不过,说到自己的攻击力,李娜倒是婉尔一笑答道:“我现在已经比过去温柔多了。”不再一味猛攻,也许正显示了李娜的成熟;这场对汉图科娃的胜利,便是因为她在打法上做出了改变:“决胜盘之前她申请了休息室暂停,而我也正好有机会得到了冷静下来的机会。第三盘我决定打得安全保险一点,因为我第二盘送给她的失误得分偏多了。”至于彭帅的攻击力以及能力的提升,她的好友兼搭档谢淑薇评点道:“有她在底线,我在网前会有很多机会;而且我也觉得这一年多来,她的移动进步很快。”


       考虑到力量素质与打法与李娜相仿的韩馨蕴此次在墨尔本的出色表现,在小花中颇有率先盛开之势;也许,对于亚洲球员来说,攻击性打法是冲击世界女网顶尖位置的最明智选择——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