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多的大师  更少的观众?

(2009-10-16 09:26:59)
标签:

网球

上海大师赛

孙雷

票房

上座率

体育

分类: 评论·话题

更多的大师 <wbr> <wbr>更少的观众? 更多的大师 <wbr> <wbr>更少的观众?
萨芬在中国的最后一场比赛在二号球场举行    图中所示是伯蒂奇在“伤停治疗”的时刻
而在几乎同一时刻   纳达尔在外场的训练则也有满场的球迷观看


       在结束完中网的报道之后,记者在本周一下午飞抵上海;萨芬和公茂鑫之间的首轮比赛,记者是通过电视直播收看。尽管这是一场晚场比赛,尽管这还是一场人气红星和本土球员之间的较量,但中央球场内观众寥落,全然没有了去年大师杯赛期间晚场比赛的满座盛况。

       带着好奇心,记者周二来到赛场后又现场观看了休伊特和伊斯内尔之间在中央球场举行的首场比赛,但现场球迷依然稀少。周三晚纳达尔与布雷克的一场三盘战异常精彩,但即便是这场开赛以来中央球场内人气最足的比赛,也大约只吸引到半场的观众。

       从大师杯赛到大师系列赛,为什么赛事在拥有了更多大师之后,现场观众看上去却反而减少?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周四采访了上海ATP1000大师赛联合赛事总监孙雷。


       下午:两个月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另一位联合赛事总监吕华勇在就曾半开玩笑地说道:“除了人们白天也无所事事的蒙特卡洛,如何在白天吸引到足够的观众,是世界上每一个赛事总监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孙雷说,大师杯赛期间,下午都安排原本关注度就相对较弱的双打比赛,因此那时候下午场的上座率人们也关注得不多。但赛事今年的比赛场次大大增多,很多场名手之间的对阵也不得不安排在下午场或二三号球场进行;与去年集中在一个球场内进行的大师杯赛相比,更大的赛事规模和赛场规模,无形中都分流了观众。

       孙雷举例说,在纳达尔和布雷克一战的进行同时,二号球场则有特松加对曾少眩一战,不少喜爱特松加或是要支持中国球员的球迷都留在那里;如果他们都加入中央场的话,当晚的上座率应该不输给去年的大师杯赛。“大师杯变成大师赛之后,每天排赛程的难度都大大增加了。”孙雷说。


       长假:孙雷继续分析说,中国人对于长假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过去似乎只有旅游一圈才叫长假,而现在则更讲究个性化,将时间用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举行的中网赛就因此而受益不少。然而,上海大师赛在长假结束后举行,不少人原本就已经积攒了不少工作要处理,长假后再请假离开工作岗位去看球,确实有难度。


       亚洲文化:走过世界上多项网球赛事,孙雷也发现,白天场的上座率对于亚洲地区的赛事尤其是一大挑战,他分析说:“这和亚洲文化有关,人们工作非常勤奋;尤其是中国内地、香港地区以及日本,工作节奏特别快,也就限制了留给业余爱好的时间。”


       年龄结构:国外的赛事中,白天场的观众大多以中老年球迷为主,而年轻人则在下班后加入行业。有鉴于网球在中国的推广时间还只有十年时间,中国缺乏可以去填补白天场的中老年观众,而这只能以更长的时间和更好的推广在今后弥补。


       费德勒:记者在北京采访中网期间,就曾经数次听到当地球迷说:“费德勒不去上海,那我也不去了。”费德勒在中国的号召力首屈一指,特别是因为五届大师杯赛从不缺席而在当地拥有大批球迷。此次费德勒无法参赛,加上穆雷退出以及赛事过程中多位大牌种子球员伤退,无疑都影响到了赛事的票房号召力。


       票价+交通:一些球迷在网络上反映,上海大师赛的票价比中网贵。对此孙雷解释说:“除了周末之外,平时的票价其实比大师杯赛时还降低了百分之二十;而且中网分为白天场和夜场,上海则是一票通用全天,因此并不能算贵。”至于乘坐班车需20元车费是否限制了一些经济能力不足的学生球迷,孙雷表示,赛事将在未来进行商讨以拿出最好的服务措施;而今年因为世博会建设而造成部分地段封锁导致的交通不便问题,明年也将大大得到改善。


       今年北美硬地赛季中的加拿大罗杰斯杯创下了18万这一大师系列赛事观众人数历史纪录,上海大师赛在第一年原本制定了15万的目标;但孙雷承认,就目前情况看来,这一目标确实很难达到,“但剔除降价的因素,我们的票房销售和去年相差并不太多,而观众人数也基本可以达到去年11万人的数字。”

       孙雷最后总结道:“大师赛是一项我们会几十年做下去的赛事,今年只是第一年;从大师杯到大师赛,比赛的结构和推广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今年的赛事是大师杯的延续,但也是一项全新的赛事,我们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赛事的发展,希望赛事的运作能够越来越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