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编辑商量
费德勒和德约 谁来做头条合适呢?
嗯
如果两个人都要写的话
那么
当然要把最显著最大的篇幅
留给德约科维奇……
如果压抑本性的“低调策略”行不通的话,那么,不如还是做回高调的自己。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纽约人认识了一个多么快乐的德约科维奇——他有着俊朗的面容和迷人的微笑,他打入了美网赛的男单决赛;而令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他对莎拉波娃以及罗迪克的现场模仿表演。
可是,这一切都在他2008年初赢得澳网赛桂冠后渐渐改变了;他拒绝“暴发户”以及“小丑”的标签,而是用大满贯冠军的传统标准来要求自己。但不幸的是,在德约变得愈加谦虚谨慎的同时,同样走入低调的却还有他的战绩。如果说去年他在澳网赛夺冠后还打入了法网和美网赛的半决赛,并在上海大师赛杯赛上夺得冠军,那么,本赛季已经过去的三项大满贯赛事中,他只是在澳网和温网打入了八强而已,其表现并不符合他身居世界前四的排名。
说到“四巨头”,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德约明显都已成为最缺乏话题的人物;而其关注度,甚至不如身后的罗迪克和德尔波特罗。为了改变包括去年在美网赛上和纽约人以及罗迪克交恶在内几起“口水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公众形象,塞尔维亚人甚至聘请了公共关系顾问;然而,在形象愈加正面的同时,他明显压抑个性的表现却也越来越乏味。
要想重新找回往日活力还不容易?德约只需做回自己就可以;而只有找回那个嚣张、自信以及充满乐趣的自己,他的球技也才不会因为压抑个性而同时受到压抑,他也才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攻击火力。
你会觉得这场德约只让老辣的对手斯捷潘涅克三盘只拿到七局的第四轮比赛充分显示了德约的危险性吗?事实上,他在这场比赛结束后十分钟的表现,才真正让对手们意识到了危险——那个以网球为乐并且也通过网球带给人们乐趣的德约又回来了!在ESPN现场主持人达伦·卡希尔的要求下,德约模仿起麦肯罗标志性的发球动作;而当发球失误时,他又以麦肯罗的方式愤怒摔拍,大喊起这位四届美网冠军的口头禅:“You
cannot be serious!”
麦肯罗很给面子,他脱去了领带和麦克风,从现场解说席走下赛场,穿着衬衫和长度与德约打了几球的表演赛,甚至在发球前模仿了场地对面年轻人多次拍球的习惯动作。在一场过快结束并且略显枯燥的夜场比赛后,这一老一少为阿瑟·网球中心内的万名球迷带去了不少欢笑。德约赛后也表示:“穿着牛仔裤和硬领衬衫打球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能和约翰打上几拍真是开心,而这恰恰也是球迷们所需要的,我喜欢让他们高兴。”还担心德约今年会受到纽约人的嘘声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这一次德约在模仿时,很聪明地选择了一位同样具有搞笑性格的退役球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退役球星都愿意重新置身于聚光灯之下。事实上,在邀请麦肯罗之前,德约曾邀请美国老将托德·马丁下场挥上几拍,但并未能如愿。也许,马丁是不愿意将工作和玩乐混为一谈吧!本届美网赛是两人合作的首项赛事,而这两人在个性上真是天差地别;当有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暗示这一点时,德约微笑着反击道:“难道你认为我俩不相配吗?”
随后,德约才正色解释道,引入马丁进入教练团队,不仅是希望听到新的见解和分析,同时也想着力提高自己的发球上网水准,进一步增强打法的攻击性。这已经不是德约第一次着力加强网前表现,2007年他就和前澳洲双打名将伍德福德合作过一段时间。身为两次大满贯赛事亚军得主的马丁,如今和太太与两个儿子生活在佛罗里达,他不会担任全职教练,但乐于点拨德约一二:“他并不是一位天生就具有超强攻击性的球员,他必须改进截击的技巧,更要培养起在网前结束分数的思维习惯。”
世界第四号球员德约科维奇,能够乘着本赛季的最后一次大满贯赛事机会第一次拿到四强席位?除了第三轮面对底细不明的维滕时经历了艰难的四盘战之外,德约的其余三场胜利都是直落三盘,而且平均每场比赛仅仅丢掉八局而已。德约的1/4决赛对手将是沃达斯科,一个他曾在2005和2006连输两场但在之后连扳三场的对手;谈及对本场比赛的预期,德约再次提到了那个他常常提到的词语——“要想获胜,我必须打出强烈的进攻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