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都是前世界第二
但大满贯冠军和亚军的待遇还是很不同的——
法网赛冠军张德培经常被请去打打元老赛
和埃德博格与库里埃这样的退役元老们混在一起
法网赛亚军诺曼就只能被请去当当教练了
和索德林这样的现役球员混在一起
就像在大满贯赛事的决赛中落败一样,终其职业生涯在排名榜上最高攀上过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样是一个既充满荣耀但也暗含悲哀意味的现实。特别是如果像当年的张德培那样,只差一场胜利就能成为世界第一而最终不成,这种悲剧意味就更甚。
将个人职业生涯排名最高位定格在世界第二的位置,穆雷是史上第12人。当然了,对于名单中的两位现役球员来说,“定格”只能说是“暂定”——当然,年过三十的哈斯已无力改变这一现实,而年仅22岁的穆雷,仍有着足够的青春去迈出那最后却也是最难的一步。
这十二人的名单是:70年代的奥兰特斯、罗斯维尔、维拉斯和阿什四人,在80年代的空缺之后,90年代又涌现出施蒂希、伊万尼塞维奇、张德培、科达和克雷特加五人。本世纪则已有2000年6月首登世界第二的诺曼、2002年5月首登世界第二的哈斯和下周一首次登上这一位置的穆雷。
有趣的是,这份名单上世界第二们的职业生涯大满贯冠军数量,有着明显的越来越少的趋势——70年代的四人中除了仅在1975年美网赛获得过一个大满贯冠军的西班牙人奥兰特斯之外,罗斯维尔、维拉斯和阿什三人总共赢得过15个大满贯单打桂冠。而90年代的施蒂希、伊万尼塞维奇、张德培和科达,则都是“一满贯奇迹”的代表人物。而他们之后的克雷特加和诺曼,更是都只获得过大满贯亚军;本赛季状态回勇的哈斯大满贯表现最为逊色,甚至从未体验过决赛的滋味。
穆雷能够阻断这一不良趋势吗?这当然是一个悖论——如果他能够获得一项大满贯桂冠,他很可能很快就从这份“世界第二历史全名单”上消失,而成为排名世界第一的历史第25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