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完整地观看了德蒙蒂埃娃和小威的这场近三个小时的激战,你也许会发现——她的底线功力比你之前想象的还要强大,她曾经“臭名昭著”的发球远没有你想象的那般羸弱;只是,她的命运和我们一直以来所知道的一样苦。
错过了赛点的机会,德娃未能将小威拿下,也在职业生涯所参加的连续第43项大满贯赛事中又一次错失了冲击桂冠的机会。如果是一场脆败倒也罢了,可是,在拥有胜机的情况下最终却让机会溜走,更让人对她的命运生出一丝同情。在这场漫长较量的最后一局,我们从她那一声凄厉的仰天嘶喊中,听出了她对本场比赛的绝望,更听出了她对自己职业生涯越来越深的绝望。
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德娃的身体语言是多么富有寓意啊!在被小威一记加力的反手击球打翻在地之后不久,对于小威一个慢悠悠落入球场另一端的网前截击,已无力回位的德娃双膝跪地,将头深深地埋在双膝中。她是在向小威高超的球技和冠军的心表示膜拜吗?还是已在对手的淫威下提前臣服?
可是,一旦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德蒙蒂埃娃便又带着平静的表情来到网前,甚至在握手时向对手露出笑容。没有焦虑,没有狂躁,她很快重又躲进她美丽的躯壳中。
如果说这场失利有什么“好处”的话,那便是,她不必再在大满贯的决赛赛场上忍受对手和自己心理的双重折磨,也不必再在获得亚军后接受人们以“千年老二”为主题的无休止的羞辱。在2004赛季获得的那两个大满贯亚军之后,德娃就早早确立下她职业生涯的这个最著名的标签,她简直就是一出苦情大戏的女主角——对了,苦情戏的女主角,通常不都是像她这样美丽的吗?
没错,德娃去年确实在北京赢得了奥运会的女单金牌,她此后也一直将之称作是职业生涯至今最大的荣耀。不过,谁都知道,奥运会金牌和大满贯冠军的份量孰轻孰重。而国际网球评论界在德娃奥运夺金后对她的分析和祝福,也集中在希望她能够借此突破心理瓶颈,在大满贯赛事中赢得更大的成功。
从去年的温网到今年的温网,德蒙蒂埃娃在五次大满贯赛事中四次打入四强;能够在27岁的年龄获得如此稳定和出色的大满贯战绩,实在令人叹服。可是,奥运会金牌看上去确实将德娃向终极目标推得更近,却始终也无法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
什么才是大满贯冠军的气质?德娃半决赛场地对面的小威就是最好的范例。事实上,德娃在对小威的近六次交手中只输了两次——可那是多么要命的两次啊,分别是年初的澳网半决赛和此次的温网半决赛。要想战胜德娃,确实很难,即便对于小威也同样如此;可是,如果战胜德娃只能够有有限的次数的话,小威当然愿意只在大满贯赛事中取得对德娃的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