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达尔过去两年在罗马的经历,令人们不禁想到一个词语——命中注定。去年此时,他带着在蒙特卡洛和巴塞罗那连续夺冠而稍感疲惫的身体以及脚上严重的水疱来到了罗马,结果在首战面对费雷罗时就成就了对手一场喜出望外的胜利,那也是他在整个2008红土赛季中的唯一失利,也是他四年内在罗马的第一场败仗。
在那之后,他重新累积在红土场上的连胜;而在北京时间周日午夜12点半结束的罗马站决赛中,纳达尔以他的红土第30场连胜,拿下了这项他上赛季唯一错失的红土赛事冠军,并且成为罗马站历史上的首位四冠王得主;似乎是为了增加对于命定的说服力,他在决赛中击败的还是去年的冠军得主,7比6(7比2)和6比2挑落德约科维奇。这也是纳达尔职业生涯的第15个大师系列赛事冠军,不仅一举超越了费德勒的14个,而且距离阿加西17个的也许是本赛季结束前就能完成的距离——成为历史上大师系列赛事冠军数量最多的球员,对于纳达尔来说,同样也是命中注定。
谁来在红土场上击败纳达尔?这个在红土赛季来到之前就悬在众人头顶的最大问号,在红土赛季已过半程时,依然完全看不出会有任何答案。如果说,两周前在蒙特卡洛站上夺冠的纳达尔只是拿出了“B+”级别的红土表现,那么,在经过巴塞罗那和罗马站的调试后,他的表现已经上升为“A-”。这是一个可怕的想象,他定会将A级表现留给罗兰·加洛斯的盛大舞台——A+?那完全没有必要,A级表现就足以令他稳稳地拿下法网五连冠。
蒙特卡洛站夺冠后,无论是纳达尔本人还是他的叔叔兼教练托尼都对他的发球表现相当不满;而在此次罗马大师赛期间,纳达尔的表现明显全面提升了一个级别。决赛前连续对阵塞皮、索德林、沃达斯科和冈萨雷斯,纳达尔不仅清一色地直落两盘取胜,而且在一盘比赛中的丢失局数从来没有超过三局。
但也正因为如此,你必须尤其赞赏德约科维奇在决赛中的表现;虽然这场比赛的比分并不如他还拿下了一盘的蒙特卡洛站决赛那样接近,但德约至少在一盘半的比赛中向纳达尔持续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首盘比赛中,德约和纳达尔亦步亦趋地僵持到了抢七局;在进入抢七局之前,两人都各自拿到了对方的三个破发点并两次成功破发,不仅如此,连他们当时的总得分也一模一样。在以抢七的遗憾方式输掉首盘之后,德约在纳达尔第二盘的第一个发球局再度拿到破发点,但他未能将之转换为现实——其恶果就是,突然发力的纳达尔迅速赢下了第二盘,一如蒙特卡洛站决赛的决胜盘那般。
不过,德约科维奇的表现已足以令人尊敬,在本赛季的连续两项泥地大师赛中成为纳达尔的决赛对手,进一步确立了他上赛季就已现雏形的“红土第二人”的地位;而从迈阿密、蒙特卡洛到此次罗马连续三项大赛获得亚军尽管遗憾,但也充分说明了,在赛季初换拍造成的短暂混乱后,德约的状态又重新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此次在与蒙塔内斯的首战中抢七拿下首盘之后,他在其后的五盘比赛中总共只丢了九局,半决赛又再度将费德勒击败。
然而,这带给人们一个有关纳达尔的更恐怖想象——即便是一个处于上佳状态的“红土第二人”,在纳达尔面前也显得没有太多机会;而在来到了实行五盘三胜制因而对球员的体能与专注力要求更高的罗兰·加洛斯,纳达尔和所有其他人之间的距离只会更加明显。
谁来在红土场上打败纳达尔?最新出版的我国《网球》杂志,给出了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和德尔波特罗这几个有限的答案,而这四人也恰好是现今世界排名第二到第五的球员。美国《网球》杂志执行主编斯蒂芬·蒂格诺则在其专栏中给出了一些顶尖球星在红土赛事中击败纳达尔的可能性百分比,德约以15%位居第一,达维登科和穆雷同以12%并列第二,均压过了费德勒的10%。
本场罗马站决赛也将纳达尔对德约的对战成绩改写为了13胜4负,其中包括泥地赛事中的八战全胜;这多达17次对阵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集中发生,也充分说明了,在持续多年的“费纳争霸”主题下,年轻人带来的新鲜内容正迫不及待地加入进来。此次卫冕不成将令德约在下周一的排名榜上失去世界第三的排名,但以德约目前的状态,他仍不失为年终世界第二的有力争夺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