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于强大的发球
难以避免会造成对发球的过度依赖
其潜在的弊端就是——
一旦发球失去水准
就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
抛开心理层面的因素,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费德勒输掉男单决赛的罪魁祸首是——发球。
全场比赛仅仅52%的一发成功率,在费德勒本次澳网赛的总共七场比赛中“高居”倒数第一;既然一发得分率过低,那就只能寄望于在二发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数,然而不幸的是,费德勒本场比赛中42%的二发得分率同样是本次赛事中最低的一场。仅仅11个Ace球,是第四轮比赛以来最少的一场;而6个双误却是整项赛事中最多的一场,大大高于之前六场比赛中2.5个的平均数——当然,考虑到这是一场五盘大战,六个双误并非不能接受;但要命的是,这六次双误几乎都出现在比赛致命处。
在费德勒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敏锐地在第二个问题中就问及糟糕的发球发挥,费德勒承认:“我努力尝试找到发球的状态,但整场比赛中从未真正找到节奏,非常遗憾。”他还特别指出了自己凭借仅仅37%的一发成功率赢得第二盘的讽刺性事实,并用“愚蠢的”一词形容自己的双误。
一发成功率过低,之前也曾有记者向费德勒不只一次地指出,他当时的辩辞是——他的二发通常都非常值得信赖,因此他尽可以全力拼第一发球,而这必然要以牺牲一部分一发成功率作为代价。不幸的是,当他在这场比赛中遭遇到“一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的双低组合时,灾难最终如期而至。费德勒在赛后发布会上数次谈及本场比赛的发球问题:“我打得还算不错,但我希望我的发球能够更稳定一些;不过总体而言,我和拉菲尔的发球风格本来就不同,他强调一发进球率,而我则愿意冒险。”
事实上,纳达尔本场比赛的一发成功率也仅有64%,同样是他本次赛事七场单打比赛中的最低位。不过,纳达尔的发球威力可以在另一项数据中得到反映——在费德勒全场比赛拿到的19个破发点中,纳达尔只让瑞士人抓住了六次而已,而他自己的破发成功率,则是高出费德勒十多个百分点的16次机会中抓住7次。费德勒本场比赛的破发成功率虽然不及去年温网决赛中他11次机会只抓住一次那样难堪,但纳达尔越是面临破发险境越是敢于发挥的疯狂劲头,还是足以让人们看出他的强硬神经。
而全场比赛的总得分,纳达尔的173分还比费德勒的174分少一分;这不禁让人们想到,纳达尔在半决赛中是凭借一分险胜,他与沃达斯科的总得分之比是193比19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