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根廷式离析

(2008-11-24 02:50:14)
标签:

戴维斯杯

纳尔班迪安

德尔波特罗

网球

维拉斯

体育

分类: 评论·话题
     在与队友费尔南多•沃达斯科联手拿下周六的双打比赛之后,洛佩兹一语道破了取胜的一大要素:“第三盘比赛中我一度体能吃紧,费尔南多奋力帮助我度过了难关;而随着比赛的进行,我发现对手之间的配合与互助却越来越少了,也许他俩之间的关系不如我和费尔南多那样密切吧!”
 
      岂只是不太密切?这场比赛后阿根廷队更衣室内激烈的争吵声,以最具讽刺性的方式为洛佩斯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解。这不禁令人想到,潘帕斯草原虽然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网球明星,但他们似乎一直有着彼此不团结的不良传统——早在1981年,维拉斯和克莱尔克联手率阿根廷队首次杀入了戴维斯杯决赛;前者是阿根廷网球的传奇巨星,后者也是曾经达到过世界第四的高手,但两人之间矛盾深重,彼此之间几乎从不说话。能够在这样的合作状态下打入决赛,简直就是奇迹;但最终,面对麦肯罗领衔的美国队,亚军就是他们奇迹的最高点。

      而就拿纳班这一代的阿根廷球员来说,他与科里亚以及高迪奥三人之间的矛盾盘根错节;当年他们三人曾经在2004年法网赛期间手举球拍摆出“阿根廷网坛三剑客”的造型,实在让了解他们之间过节的人看后哑然失笑。如今,纳班极有可能又与德尔波特罗之间闹出是非,无形中也将“阿根廷式内讧”的不良传统“移交”给了下一代球员。这实在是一个令人不解的话题——辽阔草原应该给人以开阔的胸怀,却何以给了一代代阿根廷网球明星偏狭的脾性?
 
       能够利用主场之利历史上首次捧得戴维斯杯,这是一个多么梦幻的结局?加上对手缺少纳达尔助阵,这对于阿根廷队就更是天赐良机。在比赛大幕拉启之前,包括美国网球杂志以及ESPN的专栏作家,都预测阿根廷队将以3比1的比分较为轻松地取胜;不料,两天的比赛过后,主队却以1比2落后,只能寄望于在周日的两场交换单打比赛中连下两阵。
 
       正是主场作战以及被广为看好夺冠前景所共同酿造的巨大压力,才让神经紧绷的阿根廷球员在不利情况下相互指责,而忘记了戴维斯杯赛作为一项团体赛事的第一要义——在集体主义的粘合下团结一心。阿根廷球员总是有着绝佳的天赋和鲜明的个性,这两个特点,都让他们非常适合网球这项个人运动;但在戴维斯杯的集体舞台上,当他们需要只发挥天赋而消弭个性时,他们却很难被捏合在一起,而容易成为一盘散沙。

       也许,这就是阿根廷这个男子网球强国多年来始终迟迟无法拿下戴维斯杯桂冠的一大内在原因。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他们都又将该国网球传统中的这个个性伤疤,再一次地展示在世界的目光之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