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与美网:不兼得还是不见得?
(2008-08-07 01:30:55)
标签:
网球
奥运会
美国公开赛
杂谈
|
分类:
评论·话题
|
所有寄望能够在北京取得佳绩的球员,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在北京奥运会的网球赛事中坚持到最后两天,这对于他们征战一周后就将开打的美国公开赛却未必是什么好消息;毕竟,他们在体能被严重损耗的同时,却未必能够将良好的状态与手感延续整整一个月。
没有人会比费德勒对这个问题更感头痛,毕竟,在赛季前三个大满贯赛事中颗粒无收之后,奥运会和美网赛是他本赛季的最后两个机会;不巧的是,两项赛事却接踵而至。以费德勒目前的形势,他根本没有资本在两者之间做什么选择与侧重;但如果他对这两项赛事都倾尽全力,他却又不知他27岁的身体会在哪个节骨眼中突然背叛了自己。而如果他在这两项赛事中都无法夺冠,那将宣判他2008赛季的彻底失败;到时候他所能指望的,就只有在年终的上海大师杯赛上争取为本赛季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为下赛季增添一点点悬念而已。
费德勒最近曾说过:“如果我是一位没有赢得过任何大满贯冠军的球员的话,我会更偏向于大满贯赛事;但因为我已经拥有了12个,奥运会金牌具有不可替代的份量。”不过,放在这个特殊的2008赛季,瑞士人的这番话显得并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仅仅一年前看上去还只是时间问题的对桑普拉斯14个大满贯冠军的数量超越,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探讨起其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费德勒“奥运重于大满贯”的表态,显得有些言不由衷,他的真实想法也许是——在本赛季五项重要赛事剩余的两个中,我拿下哪一个都可以。
在球迷们可以在奥运会上享受四年一次网球盛宴的同时,球星们却不得不面对四年一轮回的困境——美网?还是奥运?这真是一个难题。罗迪克、加斯奎特、巴托莉以及查克维塔泽等大牌球星,都以干脆避战奥运会的方式,选择了专注备战本赛季的最后一项大满贯赛事;但自有很多大牌球星,不惜以牺牲美网赛为代价也要在奥运会上奋力一拼。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除了球星必须参加的多伦多与辛辛那提大师赛之外,印第安纳波利斯、洛杉矶以及华盛顿特区等这些传统的北美硬地赛事阵容严重不整,就是因为大牌球星早已在为奥运和美网的几乎“背靠背”赛事储备体能。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两项大赛距离如此接近,所有那些在奥运会上被过早淘汰的球星,都至少会得到一个安慰。“正是因为我在这里被过早淘汰,我正好有了更充足的时间为美网备战”——让我们来数一数,这句话会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总共出现几次。
当然,所有上述的讨论,都必须基于一个事实——大满贯赛事一年四次,奥运会四年一次,这决定了两者珍惜程度的差异。伊万诺维奇在谈到奥运前景时就表示:“这对我来说是一项和大满贯同样重要的赛事,毕竟四年才一次,而谁知道四年后情况会怎样呢?”确实如此,对于网球职业球员来说,能够参加两次甚至三次奥运会,就已属非常幸运。
倒是有一个细节问题,可以让北京奥运会的冠军们稍稍放宽心——即便他们在夺冠后的那个周一飞赴纽约,因为两座城市之间12个小时的时差,他们在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到达纽约时仍将是周一,一点时间都不会“浪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