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老桑 女老桑 携手入主名人堂

(2007-07-16 01:14:02)
分类: 赛事·球星
男老桑 <wbr>女老桑 <wbr>携手入主名人堂
桑普拉斯明显老了   桑切斯明显漂亮了
 
      两位都姓“桑”的伟大球星——桑普拉斯和桑切斯上周末携手入主网球名人堂,除了他们中文译名的相似之处以及他们都是出生在1971年这个有限的相同点之外,他们向我们展示出的两份职业生涯同样辉煌,其实又反差极大。
 
      桑普拉斯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大力发球和网前挑起扣杀;而我们记忆中的桑切斯,则似乎总是在赛场上不倦地奔跑。桑普拉斯崇尚进攻,他的总共14个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中有一半来自于温布尔登的绿草地;桑切斯疯狂防守,她的4个大满贯桂冠中有3个都来自于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自少年时期就被广为看好的桑普拉斯,留给网球历史的,是一份终于被其过人天赋带至他应该到达高度的网球履历;而桑切斯在格拉夫和塞莱斯并行的时代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说实话,就连她自己当年都感到惊讶。
 
      可是,这两人的打法特色及职业生涯尽管千差万别,但他们却也具备一个最大的共同点,这也许是所有伟大冠军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努力拼搏、永不言弃。还记得1989年的法网赛吗?当年只有17岁的桑切斯,在决赛的决胜盘3比5落后的情况下最终逆转格拉夫而夺冠。随后,她有几乎五年没能在大满贯赛事中再创辉煌。正当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年的那个法网桂冠终将成为她在红土上成就的“一满贯奇迹”时,桑切斯不仅又夺得了两次法网赛桂冠,而且还在1994年的美网赛上令人吃惊地打败格拉夫而夺冠。
 
      对于桑普拉斯来说,人们很容易因为其超人天赋和流畅打法而忽视了他其实是多么强硬的男子汉。无论是在美网赛上被克雷特加打到呕吐,还是在澳网赛上忍住教练病逝的悲痛一边流泪一边完成大逆转,总被人嘲讽为像机器人那样打球的桑普拉斯,其实一次次地向我们展示了内心的力量。当然,所有这些例证,都没有这个具有说服力——从在1990年美网赛上以19岁的年龄成为该赛事最年轻的男单冠军,到2002年美网赛决赛击败阿加西夺得他最后一个大满贯桂冠,桑普拉斯是历史上继澳大利亚传奇罗斯维尔之后,第二位能够在自己20岁以下、20多岁以及年过三十都夺得过大满贯冠军的球员。除了他的球技之外,桑普拉斯靠的是不断自我挑战的精神和死硬的坚持。
 
      金夫人有一句她经常说的名言:“你可不想到了45岁时才带着悔意问自己——如果,如果我当年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结果又会是怎样?”幸运的是,这里的“如果”对于桑普拉斯和桑切斯都不成立,因为他们都已将所有的努力留在了网球场。当年,他们不留遗憾地退役;如今,他们可以骄傲地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桑切斯的名言是:“我总相信,只要你不停地奋斗,什么不利的局面都可以扳回。”而桑普拉斯也曾经说过:“我也曾看过自己的比赛录像,我希望别人在看它们时不会觉得一切都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因为只有我知道我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即便是在入主名人堂的荣耀时刻,桑普拉斯还是让人们见识了他完美主义者的本性——他没有耗费时间去谈他的14个大满贯桂冠,而是着重谈了一场失败。那是1992年的美网赛决赛,在和埃德博格各取一盘之后,桑普拉斯第三盘5比4领先,却在发球局的第一分和最后一分都送出双误。在抢七局中输掉了第三盘后,桑普拉斯第四盘输了个2比6,打到最后他已主动放弃。桑普拉斯说:“那场失利彻底改变了我的思维体系,我告诉自己,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永远也不要放弃努力。”
 
      桑普拉斯说到了,也做到了。直到今天,他仍然在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以教益——只要能从尴尬的失败中汲取足够的营养,你就可以迎来更大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