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横跨了两天的首轮比赛中
亨曼拼到第五盘才以局分13比11收服了莫亚
他在本场比赛中的上网次数正好是——100次
在草地比赛中,截击技术的重要性毋需多言。不过,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球员身体素质加上太空科技的球拍,令那些勇敢前冲的球员并非总能在网前的最佳位置得到截击的良机;很多时候,当他们才刚刚冲到场地中央时,就发现对方的回球已呼啸而至。
怎么办?这,也许就是抽击截击这项技术的必要性。这项曾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一击,如今已成为网坛高手必须掌握并经常使用的常规武器。布雷克仍然记得,当年他在哈佛校队的比赛中打出抽击截击时,他的教练总是沮丧地告诉他那是错误的战术选择。直到布雷克在两年大学后转为职业球员,他才发现抽击截击对于很多球员来说都是“常规性武器”;当然,这项技术是直到近几年才成为网球比赛中技战术的固定组成部分。
在今后两周的温布尔登赛场上,我们会看到抽击截击被频繁地使用;毕竟,在一个泥地专家们都清楚地意识到上网截击重要性的角斗场,抽击截击不可避免。在过去的几年中,这项技术的性质也在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从底线来到网前途中的过渡性一拍,逐渐转变为了直接赢取分数的致命杀招。当然,这样的改变也是“迫不得已”——随着球员场上移动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你的半场截击稍显软弱,无疑为对手打开了穿越的门缝。
抽击截击从过渡性一拍逐渐转变为进攻性手段,当今球拍和球线科技的发展是主要原因。有科研成果表明,如今球员抽击截击时网球的转速,甚至强于于传统底线击球对球施加的转速;美国球员费什也曾表示,球员所使用的高科技球线,令他们可以在击球时间点稍有偏差的情况下仍能够将球准确而凶狠地截向对方的场地。加上现今一代球员超人的身体素质,抽击截击技术逐渐从过去高冒险、高失误、绝少使用的一招,转变为了如今安全系数相当高的招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半场截击技术的流行,部分地归因于发球上网技术的式微。如今担任电视评论员的奥斯汀,20多年前曾凭借木制球拍拿下两届美网赛冠军:“如果想凭借截击生存的话,你必须拥有非常过硬的技术;如今,这项网前细活已经几乎失传,因为球员们已经不再需要它,他们在底线就能解决问题。”
幸好,我们还有温布尔登这项在球速飞快的草地上举行的大满贯赛事,令我们每个赛季仍然能够在这两周时间中高密度地体会到美妙截击的快感,无论那是在网前实施,还是在半场处发生。事实上,这项越来越充满攻击性的技术并不总是在草地上才能执行,而是在所有其他场地都能找到使用的空间。因为腕伤退出本次温网赛的穆雷就记得,他当年就是在来到巴塞罗那的网球学校之后,才从西班牙的教练和同伴那里学到了这门技术;而师从吉尔伯特之后,他们更加重视这项技术的训练。
是的,训练。尽管抽击截击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已经成为一项“简单”的技术。如果你不好好训练就想在比赛中贸然使用,将球打飞或是根本就没碰到球的场景一定会令你尴尬无比。
补充:
[匿名] br 在《半场截击
草地利器》 发表:2007-06-27
12:28:09
提个小意见。。。
文中提到的半场截击,其实正经学名可能是"swing/drive
volley"?翻译成"半场截击"似乎有点奇怪。。。虽说swing
volley在半场(midcourt)使用是没错,但是在半场经常使用的截击除了普通volley,
swing/drive volley, 还有half volley,
地点虽然相同,但是各自技术和目的都完全不同。。。尤其是"half
volley"这名字跟中文“半场(midcourt)截击”太相似,很容易混淆啊。。。
另外,一般的说法是,这种截击技术是阿加西最先开始用的,
他眼手协调性好,落地球绝佳,传统截击技术差, 所以自创这门武功,
用落地球的技术去打截击。 (half
volley是用截击技术打落地球,是发上球员必备的技术)。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带阿加西的教练尼克老头曾经提到这将是未来的网球必备技术之一,但当时不少老教练都不以为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