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酸的优雅

标签:
杂谈 |

缓慢地哼歌可以提高内皮细胞的氧化氮水平,增加免疫,缓解鼻窦问题。年纪越大,越喜欢收集保健知识,不光男性,连女性问题也一并了解。前女友来月事,只要我在身边,定是要照顾好的——我总相信投桃报李法则。科学已经证明男性也有月潮,多数在月圆前后,一样抑郁激动,也催生人狼传说,只是激动水平不够高,引不起关注。
E.B怀特在《这就是纽约》里写道:“人在纽约,却与世隔绝”,因为纽约人身处世界中心,什么奇怪事都撼不动他们粗大的神经。现代人都如此,咨询发达,交通便利,以前地域性的流感现今可造成全球恐慌。自从非典以来,地震火山云核电站苏毒酱油,我们已练就处变不惊的心。
这颗心从不为大事费神,却因小事窒息,比如一份精致的甜点,一只干净的猫,一扇生锈的铁门,一段濒死的感情。
HK的商场大堂常有一些小展览,那天展出的是具猛犸幼象尸体,从冰层里掘出,保存完整。我迎着它拍照,皮箱大小,棕色,看上去象用厚纸板做的——当我换个角度后这印象更深,它是扁平的,从后面看如一块巨大的动物饼干。
这是自然无意漏下的纪念品。
说到纪念品,那天在柜子深处,我翻出和她拍的大头贴,大约三十来张,颜色已经黯淡。柜子里还藏着另一套,是朋友和他前女友的照片。当年他让我帮忙扔掉,我没忍心。他们都是我朋友,所以心里有私念,认为有一天他们将复合。
好吧,现在讲起,我错了。
在没有触摸屏的年代,等车等位时我有两项娱乐,一是观察身边的人,记下各种特征口音打扮,二是发个或长或短的白日梦,内容通常是无聊的各种飞黄腾达,偶尔灵光闪耀,也能留个故事构思。那时手机也有游戏,但粘着度不强。
自从沾上愤怒的小鸟后,“无聊时间”开始不够用。有人说时间就是拿来浪费的,怎么弄是自己选择,所以最近我总选择去一家无法用流量的星巴克,这样保证两到三个小时里不能刷围脖,只关注手中书本和面前纸张。因为明白自己做不到断网生活,所以要利用各种不便利,比如不带手提什么的,回到以发梦为乐趣的时光中。
人多少是需要一些限制和规则,比如球赛,比如税收。前者激发我们在单位时间内挑战极限,后者动员我们寻找政策漏洞。身体和脑袋,两手都能硬。
很少有文字配得上“美妙的声音”这类形容,就象很少有男人算真正的“好男人”。不,其实现在的男人都不愿意当好男人了——自从那句“你是个好人……”成为典型分手开场白后,“好人”等于备胎或闷蛋。男人们宁愿被形容为“有趣”或“神秘”。
神秘比有趣更好,感觉起来比较有深度,象用手写分手信笺算有品位,用短信分手则直接成人渣。
更好玩的是,以前你知道一个人,无论男女,如果从未谈过恋爱,你会觉得对方真的很纯,现在听起来则很蠢,更象个累赘。
我最喜欢去这家咖啡馆的原因之一,是落地玻璃外大片的树。树龄超过十五年,把马路对面的楼宇全遮挡住,配蓝天白云,能营造一种置身郊野的假象。店铺朝西,夕晒时将半透明的灰色布帘拉下,露半人高的空隙,外面如升起浓雾,但光还是从脚下溜进,并因众多桌凳腿儿分割出更多线条。做漫画的人最喜欢阴暗,我们工作时要用拷贝台,光线太强拷贝台就失了功效。大约有五、六年我都用杂志送的海报贴在窗上遮光,最近朋友送了几十米黑布给我,正等有钱有时间好一次过换上。
工作室所在的小区太老,老到主卧里没有宽大的窗台,不过角落里有只小小的保险箱,深绿色,据说是空的。楼前有棵玉兰花树,十六年间攀高至五楼,我一直都忽视了它,直到上周才意识到可以摘花苞回去孝敬母亲。现在每天我都会于上楼前盯好树梢,期望再发现一、两朵浅绿的芽头。
有一晚,我在树下借路灯余光找芽苞时,一只野猫在垃圾桶旁觅食。它把前爪搭去桶边,身体呈现的弧度象一抹无奈的笑。它的整个姿势不象在寻找食物,倒似与滚圆的垃圾桶跳舞。
那一刻,在微酸的垃圾味里,我体会到一种奇怪的静逸与优雅。
E.B怀特在《这就是纽约》里写道:“人在纽约,却与世隔绝”,因为纽约人身处世界中心,什么奇怪事都撼不动他们粗大的神经。现代人都如此,咨询发达,交通便利,以前地域性的流感现今可造成全球恐慌。自从非典以来,地震火山云核电站苏毒酱油,我们已练就处变不惊的心。
这颗心从不为大事费神,却因小事窒息,比如一份精致的甜点,一只干净的猫,一扇生锈的铁门,一段濒死的感情。
HK的商场大堂常有一些小展览,那天展出的是具猛犸幼象尸体,从冰层里掘出,保存完整。我迎着它拍照,皮箱大小,棕色,看上去象用厚纸板做的——当我换个角度后这印象更深,它是扁平的,从后面看如一块巨大的动物饼干。
这是自然无意漏下的纪念品。
说到纪念品,那天在柜子深处,我翻出和她拍的大头贴,大约三十来张,颜色已经黯淡。柜子里还藏着另一套,是朋友和他前女友的照片。当年他让我帮忙扔掉,我没忍心。他们都是我朋友,所以心里有私念,认为有一天他们将复合。
好吧,现在讲起,我错了。
在没有触摸屏的年代,等车等位时我有两项娱乐,一是观察身边的人,记下各种特征口音打扮,二是发个或长或短的白日梦,内容通常是无聊的各种飞黄腾达,偶尔灵光闪耀,也能留个故事构思。那时手机也有游戏,但粘着度不强。
自从沾上愤怒的小鸟后,“无聊时间”开始不够用。有人说时间就是拿来浪费的,怎么弄是自己选择,所以最近我总选择去一家无法用流量的星巴克,这样保证两到三个小时里不能刷围脖,只关注手中书本和面前纸张。因为明白自己做不到断网生活,所以要利用各种不便利,比如不带手提什么的,回到以发梦为乐趣的时光中。
人多少是需要一些限制和规则,比如球赛,比如税收。前者激发我们在单位时间内挑战极限,后者动员我们寻找政策漏洞。身体和脑袋,两手都能硬。
很少有文字配得上“美妙的声音”这类形容,就象很少有男人算真正的“好男人”。不,其实现在的男人都不愿意当好男人了——自从那句“你是个好人……”成为典型分手开场白后,“好人”等于备胎或闷蛋。男人们宁愿被形容为“有趣”或“神秘”。
神秘比有趣更好,感觉起来比较有深度,象用手写分手信笺算有品位,用短信分手则直接成人渣。
更好玩的是,以前你知道一个人,无论男女,如果从未谈过恋爱,你会觉得对方真的很纯,现在听起来则很蠢,更象个累赘。
我最喜欢去这家咖啡馆的原因之一,是落地玻璃外大片的树。树龄超过十五年,把马路对面的楼宇全遮挡住,配蓝天白云,能营造一种置身郊野的假象。店铺朝西,夕晒时将半透明的灰色布帘拉下,露半人高的空隙,外面如升起浓雾,但光还是从脚下溜进,并因众多桌凳腿儿分割出更多线条。做漫画的人最喜欢阴暗,我们工作时要用拷贝台,光线太强拷贝台就失了功效。大约有五、六年我都用杂志送的海报贴在窗上遮光,最近朋友送了几十米黑布给我,正等有钱有时间好一次过换上。
工作室所在的小区太老,老到主卧里没有宽大的窗台,不过角落里有只小小的保险箱,深绿色,据说是空的。楼前有棵玉兰花树,十六年间攀高至五楼,我一直都忽视了它,直到上周才意识到可以摘花苞回去孝敬母亲。现在每天我都会于上楼前盯好树梢,期望再发现一、两朵浅绿的芽头。
有一晚,我在树下借路灯余光找芽苞时,一只野猫在垃圾桶旁觅食。它把前爪搭去桶边,身体呈现的弧度象一抹无奈的笑。它的整个姿势不象在寻找食物,倒似与滚圆的垃圾桶跳舞。
那一刻,在微酸的垃圾味里,我体会到一种奇怪的静逸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