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
标签:
杂谈 |

触摸屏手机不光是谋杀时间的好帮手,也成了吵架的代用工具。面前的小情侣是就,女的黑色针织衫黑色皮裤,坐下后眼睛就没离开过屏幕,男的小心翼翼买来咖啡,坐下看她。
她一边划屏幕一边讨伐:晚上不回来吃家务也不做连你父母都看不过眼了你还指望我帮你生孩子?
男的不吭声。
我低头回到书本上,几分钟后再望过去,俩人都在玩游戏。
这架是不吵了,还是吵不下去?
在咖啡店里,坐在周围的人很关键。有的谈话能刺激灵感,有的是很棒的话外音,有的会象冬天里幸存的青蛙比赛谁的呼救声更大——遇上这类情况,再好的杂志图书音乐灯光也帮不了我。有一回还碰见几个白领联机打游戏,除了砍杀声,还有他们的呼救,相信我,比青蛙来得单调:“快!快!救命!上边!上边!死了!死了!”
如果不看过去,你会以为是几个后庭爱好者在开动作趴。
早期的怀表经常做成头骨或棺材的样子,象征死亡是时间之尽头。现代人把头骨印上T恤,做成戒指糖果,只为表现酷。人的想象力到哪儿都差不多,但执行力比理智来得快会如何?英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人用牛血和锔木屑合成原料,做门把手,还有溜冰鞋的轮子。我都可以根据这个写《百年孤独》式的开头了——多年以后,对于XX来说,门把里隐约散发的血腥味就代表着家……
读书,写到非洲巫师为别的部落寻找做恶的女巫,有意思的是,查案的过程是公开的,每个人都知道他和他的助手要做什么,但拥有女巫身份的那个人并不知道自己就是女巫。
好一个人生谬论。
当整个民族都相信一个思维体系,比如文中的巫师文化,便形成了外人无法进入的屏障。
如此想来,文化实际上是种封闭的事物——传统传奇故事,总是有一个异乡人出现,并在当地有些奇遇,找到人生归宿。两种或多种思维方式交流,融合。这种“野蛮人入侵”有点象对日常生活不满的集体祷告成果。
想深一层,爱情也是如此。所以有出轨,所以有偷情。
后续报导:第二杯茶喝干,我去加水,那女的正在教训男的。
“你会不会呀?不是这儿!这儿!这儿!呀,你猪呀?!”
男的陪笑:“是,是……”
他妈的,活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