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没有把工作室的照片放上来,以前在幻想论坛上摆过,不过最近没收拾屋子,脏乱,所以拍些局部,大家发挥想像力,以小见大吧。
这里所见到的公仔都是翻版,没钱的人是这样的啦。
上次去厦门跟丸子交流,发现大家买公仔都是去同一个翻版基地呢。
棒棒糖是黄靓女留下的“大肚婆补品”。
橘子去年就拿来了,今天才发现它藏在报纸底下,靠,这张是它的遗照。
早上被源姐吵起来,她过深圳看父母,中午来拿资料,一起吃饭。
这俩手机左边是她的,右边是我的,都不能用啦。她的好像是电池出问题,我的是去年老哥回来,咖啡馆里洒水淹死的。
铜车马还是01年公司开张时老乡杨师弟送的,代表我来自临潼。
十岁前几乎每两个月就去次兵马俑,跟着便衣在人群里走动,谁要跳下去抢国宝就开枪。我那时多想看一次便衣打坏人啊,只是大家都是守法良民呢。
最大的房间本来想搞成手办工作间,但其实我根本没做过手办,也不懂,只是胡乱想想。曾去买过橡皮泥和整套的雕刻刀,试着做了个恐龙头,自己觉得不错,可后来搞文博会和做漫画,这大房间就拿去给老兰放家具了。
书柜是某阿姨公司的,公司搬去高档写字楼,不要的烂家具就给我。
我别的财产都没有,书是一堆堆叠罗汉。象这样的书柜再多八个估计才能装完。
电脑室里的小书架,放的都是我写小说时经常翻看的经典作品。以前在公司,拿杂物间做单独的写作办公室,没有空调,开着门偷大厅的冷气。晚上会铺毯子睡在地上,毯子是外公打日本人时用的,还有弹孔。
这书架一直不舍得扔——事实上什么我都没舍得扔嘛。
照片是参加小巴黎迎接07年有奖问答游戏得的纪念品,不知怎么,拍出来的效果象大学时代的媛。
崔姑娘送的“牛哥”。
所有来过公司的朋友都说特别象我本人,我也这么认为。
它可是我的镇电脑之宝。
入行十一年,完全做主笔的时间只有三年,当主编其实自己动手的机会非常少,于是很丢脸地不会画钢笔稿子。
铅笔,橡皮,蓝铅笔,尺子,这些就是我使来吃饭的家伙啦。
01年以前是不买正版的,太贵,01年后几乎七成的工资都变为现在书柜里的正版漫画。
真正贵的是没拍进画面的最下层,几本进口画集每本都顶一整套《篮球飞人》。
左起:东门买的存钱罐,TINA送的北极熊摆设,某家卖印度服饰的店里送的蜡烛(那几年疯了,千里迢迢地跑去广州买麻质裤子)。
05、06两年,画了一百七十多张稿子,厚厚的三本。画是很快的,构思,写剧本,推销,谈合同,修改……这些特别折磨人。
我还真没试过这么长时间才做这么点东西,但有时想想的确也值得——下个月的今天就能看到《冬眠》的样书啦,到时摆上来炫耀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