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到北京,晚上去天视全景,本意是去看书的,没想到很多朋友都在——右起:翻译林女士,律师,动画名家杨登云老师,聂老师,王总,杨老师的先生赵老师。
红衬衫就是小潘出版社的老总小潘。(小潘是王总给他起的中文代号。)
他平时的表情比较严肃,其实很温和,幽默。还好,他的英文不算超级快,我能听懂一半。另一半就只能靠李翠翻译啦。
我正坐那看书,后面有人用非常标准的北京腔说话。然后王总叫我。
“刘玮,过来见见你的翻译。”
恩,就是这位,林女士,在北京住了超过二十年的法国人。
“您觉得《冬眠》的翻译有没有困难?是不是很多科学名词?”
“没问题,挺好的。倒是期待看下一集,什么时候画完呀?”
“啊,下一本应该是明年这时候吧。”
小潘和漫画家健一。
建一上回文博会见过面,这次算重聚,他的风格很多变,与我都属于倾向商业漫画的创作人。他的彩稿很棒,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挖。
晚上大家一起去吃了消夜,云南菜,席间赵老师用流利的法文与小潘对话,杨老师他们聊起动画圈的八卦来,我听着。菜非常可口,直后悔晚饭已经在外婆家吃过。
本是计划第二天与小潘进行工作上的讨论的,但择日不如撞日,消夜结束后我和小潘,李翠回公司开会。讨论非常顺利,也基本确定连载事宜,暂名《卧底》的作品将于明年在法国杂志上连载。
新的样图我也是第一次看,源姐当天才放上网,开的时候心里还是忐忑的。
小潘看过点头:“OK。”
“真的?”
“真的,不错。”
放下心头石块,打电话告诉源姐,要她放心,同时继续加油——因为新的上色方法工作量是《冬眠》的三倍呢。
会议结束后出来,气温降到零下,心里倒是满满的,充满了工作热情。
恩,那时的我哪里想到,第二天开始,气管炎将找到我……
李翠建议我去北京的法国文化中心看看书,正好那地方离我三姨家不远,走路就到。
书店里有四分一面积都放着漫画,有舒服的白色沙发,落地玻璃采光非常好。坐下,捧一堆书翻看。有法国夫妇带孩子进来,小男孩感冒了,挂着两道鼻涕。
他看我,我朝他微笑,用手指比画鼻涕流下的过程。他大笑,开始在店里小跑。
我埋头看书。
突然他拿着两本书到我面前:“看看。”
“恩?”
“看看。”
“哦,看看?”我抱起他,用简单的英文讲解故事——还好他拿的是幼儿书,基本都是大象,老虎,兔子什么的,我能应付。男孩在我怀里很乖,手抓着我的笔记本摆弄,他姐姐跑来拿纸巾给他擦鼻涕。小女孩有非常漂亮的侧面线条,长大了一定是个美人。
“车!”男孩指着窗外大叫。
他父亲跑过来抱走他,笑容灿烂:“SORRY。”
“没事。”
因为这两幅海报,选择坐这里。
约了雷老师,点点去滑雪了。因为冷和病,要了杯热巧克力,坐在大厅里写东西。
咖啡巴的美女,个子大概有一米八左右,总怀疑是不是哪里的模特来兼职。
在法国文化中心待了一下午,觉得北京果然有它的文化优势,这样便利的免费原版翻看处深圳是没有的。
而且,因为身边太多法国人经过,我倒似乎成了外国人。
恩,努力吧,希望《冬眠》和《卧底》能卖得好,那就真的可以去巴黎做外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