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个热泪盈眶的时代

(2006-05-31 21:26:07)
那个热泪盈眶的时代
 
1986-2006,原来中国摇滚也经历了二十年。
人类是数字动物,自己指定年轮,定时膜拜。二十年不长不短,让人由带尾巴的蝌蚪变成学习勾心斗角的直立动物。二十年后中国摇滚仍在摇摆——在酒吧里呐喊着“一百块一晚”的乐手们,依旧是边缘化的代名词。
 
其实我哪里有资格写什么摇滚?当初都不怎么听,初中时别人介绍黑豹给我,我扔在一边,继续学习粤语流行乐。也梦想过拿把吉他站在台上享受欢呼,当然,想想而已,我懒得记那些复杂的和弦。
当时MJ是俺最大的英雄。
到了高中才开始听,魔岩三杰,中国火,崔建。在卡拉OK里吼《无地自容》是最后的保留节目,嗓子喊哑后才觉得值回票价。
不求甚解嘛,所以从不妄想把那些流派分清楚,好听就是。曾因为一首可以入耳的歌而买一盘磁带,回去反复播放,磁头最后磨烂掉。
好象只有《黑梦》是可以从头到尾一直播放,听上几天几夜都不腻的。跟着窦先生学习在一首歌里变幻唱腔,觉得他很牛B,所以最后他娶了菲菲才显得让人服气。
看,不专业吧,记八卦比记歌名来得清晰。
 
猴子的大弟弟是搞摇滚的,还是什么“甜蜜摇滚”派。反正把金毛染成黑色,除了黑T恤什么都不爱,买礼物变得省事。老哥为他们画CD封面,回来说国外的摇滚文化真的深入民心,老老少少一听到鼓点就都疯了。
我只去看过台湾歌手的演唱会,对摇滚现场的体验只在酒吧,一群人合唱《我真的需要》——这算不算经历过?
我好象只是站在窗外看着舞台,没参与过。
 
教我吉他的小迪是个不错的吉他手,他个子不高,一脸皱纹。曾去他房间坐,听他参与过的地下乐队自办发行的唱片,比较温柔的那种。
他的口头禅就是肤浅。
“上次我去一设计公司,坐在窗边看飞机,他们公司外就是机场。同事是一群只会听R&B的肤浅B……”
我一边点头一边看电脑里“枪与玫瑰”的东京演唱会。
 
还有什么呢?
 
没有了,仅有的片段记忆。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这是关于中国摇滚的浪漫措辞。
是很激动人心。
因为我们都老了,所以更加希望自己可以随时感动,杜绝麻木。
新的一期《城市画报》,因为这个选题而变得湿润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窗外
后一篇:白色城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