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听广播是在初中,还住在乡下,听的是香港电台,"兰茜夫人卡拉QK",没错,是QK.那时每晚听一个特别吵闹活泼的女孩子在耳边唧唧歪歪,语速特别快,夹杂着听不懂的英文.节目是让一些听众打电话去,点歌来唱,唱的好的给礼物.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超级女声啊.
后来就一直听那个台,叱诧903.
再后来在电影里看到兰茜的真人,一个女版的"牙擦苏",幻想破灭.
去广州学美术,一个宿舍住12个人,有几个是每年都去的,大家也就认识了.中午回宿舍,每人捧一饭盒,听广播里苍老的男声——
“还接上章书接上一回,话说郭靖来到了桃花岛……”
吃完盒饭,还能再拿一包米线泡上,继续听。
“只见那老顽童一个纵身,已经跳上船……”
自己出来做公司,第一本书曾在电台上做宣传,主持人打电话来做访问,自己坐在大厅里接,其他人躲在房间里听。
“刘先生,请您讲讲您的作品,《逃学故事》。”
我停顿一下,汗ING。
“不好意思,是《逃学事故》。”
“什么?”
“我是说,我那本书是《逃学事故》,不是《逃学故事》。”
“哦……是的是的,是《逃学事故》呢,哈哈……”
两个人隔着空气一起尴尬。
等节目做完了,起子给我打电话。
“你的声音都不象你了!”
“我知道,特别低沉是不是?”
“要是我不认识你还以为你已经有四十岁了!”她狂笑。
“这不是要显得本人成熟稳重吗?”我辩解。
“你这个骗子!”她还在笑:“以后得叫你骗骗,刘骗骗!”
我有什么办法,紧张啊,声音出不来。以前还做过广播员呢。
每天早上七点,对着话筒:“老师,同学们,早上好,XX中学广播站今天开始第一次播音,本次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啊,似乎又跑题了……
还试过听自己的声音,因为那时跟老哥一起做播音员,所以一次听两个人,结果我自己分辨不出来——我还以为我跟他的声音是完全不一样的呢。
“有区别吗?”我问播音老师。
“有,你的比较低沉。”
有吗?有吗?
听不出来。
今天去漫协拿钱,正好会长和静茹在做节目,办公室里放着收音机,坐下来听了半小时。为什么别人的声音听起来就是他们自己的呢?
“那是因为自己听自己的声音有耳膜做共鸣,所以听起来不一样啊。”
以上的解释是什么时候听到的呢?又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