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足球评论 |
德阿技战术特点及赛前分析
德国和阿根廷如愿进入了八强,但德国是完胜,阿根廷是险胜,就这点看,很多人就不会对阿根廷的前景看好。
德国战胜瑞典只用了15分钟就解决战斗,两名前锋波多尔斯基和克洛斯之间的配合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德国这条前锋线非常有特点,他们可以互相为对方扯开空挡,而且都有门前敏锐的感觉。这两个人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大,这就让对方的后卫不太好防守了。加上现在巴拉克也进入了状态,经常送上些有威胁的助攻,这就让德国的前锋线有足够的炮弹。
就配置上来讲,德国的这对前锋组合应该是效率最高的,他们都非常能跑,头球功夫也不错,克洛斯助攻的意识不错,波多尔斯基善于补射,这都是比较突出的优点。
德国队擅长远射,中场巴拉克等人都有很硬的脚头,这就迫使对方的拖后前卫为了防范对方远射不敢将位置太靠后,而对方的两个中卫又害怕对方前锋的冲击不敢把位置提的太前,这样在对方的中后卫和中前卫之间就有一片很大的真空,这是德国人最喜欢利用的地方,瑞典和德国的比赛打的非常被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禁区前给了德国人太多的空间,让巴拉克等人一次次的炮轰城门。
德国打瑞典其实就用了半场就解决战斗,在确立2比0的领先对方被罚下一人以后克林斯曼果断的重新布置了战术,德国不再是凌厉的进攻取而代之的是控制比赛的节奏,这其实才是德国人最高明之处,只要我能赢比赛就行,我不在乎获得多高的比分,这样比较务实的策略可以帮助德国走的更远。
阿根廷的比赛打的很艰苦,要不是马克西在加时赛的世界波墨西哥真的有可能将比赛拖入点球决战。因为都是美州球队的缘故,阿根廷要想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战胜对手很困难,墨西哥的技术并不比对方差,而且在身体对抗上墨西哥还要强于对方,这就是阿根廷无法赢球的根源。
阿根廷的中前场存在着问题,里克尔梅状态不是很好,但仍然传出了几脚非常有威胁的传球,两个后腰坎比亚索和马斯切拉诺给自己的进攻队员提供的支持太少。而萨维奥拉被对方的后卫彻底盯死了,克雷斯波的表现也是伐善可乘。
在进攻上阿根廷最大问题就是前锋和前卫有点脱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很难见到他们行云流水的配合。不知道这是否有墨西哥上了五个中场的缘故,给我的感觉是,阿根廷的进攻虽然厉害,但是它们还是比较惧怕技术型球队,只要能够在中场上和阿根廷抗衡,阿根廷的进攻威力其实并不大。
阿根廷的问题出在后卫线,墨西哥以索林镇守的左边做为主攻方向,这就彻底压制了索林的助攻。而在右路斯卡洛尼能力确实差一点,根本不敢助攻,表现过于中规中矩。两个中卫海因策和阿亚拉成了明显的软肋,阿根廷的失球和海因策有明显的责任,有几个明显的犯规就是裁判掏红牌也不为过。
在我看来,阿根廷虽然很强大,但弱点也非常明显。它们在进攻上过于依靠里克尔梅,一旦里克尔梅状态不好阿根廷的进攻就要瘫痪。克林斯曼可以考虑用温格的办法去对付里克尔梅,让小猪用吉尔伯托的方式盯防里克尔梅,这是对付阿根廷的正解。
其次就是一定要让拉姆多参与进攻,这样就可以间接的压制索林,让他不敢大胆进攻。
第三一定要严防萨维奥拉,要用墨西哥队马克斯的方式让兔子感到窒息,里克尔梅的传球大半是找萨维奥拉,在中场很难限制里克尔梅的活动区域的前提下盯斯萨维奥拉是围魏救赵的好办法。将里克尔梅的活动区域控制在本方禁区之外,如果能够切断里克尔梅和自己前锋的传球路线阿根廷进攻的威力就会减少一半。
第四利用对方中卫身材矮的弱点好好利用角球定位球角球的机会,同时要增加远射。
如果德国队比较忠实的执行这四条攻略,战胜阿根廷其实并不是难事。阿根廷有点里克尔梅依赖症,打蛇要打七寸的道理克林斯曼应该懂。德国的两个中卫转身比较慢,要想避免对方打自己的身后就要限制对方有威胁的直传,而阿根廷的进攻发起源就是里克尔梅。
用吉尔伯托的方式盯死里克尔梅,再用本方队员身材高大对方中卫防空能力不强的弱点多做些文章,德国人就可以看到战胜阿根廷的希望。
以目前的态势看,德国要发挥两个前锋冲击力强的特点,地面进攻和空中轰炸一起上,赋予巴拉克更多的自由度,增加拉姆的助攻次数,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以双方实力分析,胜负应该是五五波,但因为德国是东道主,裁判自然要照顾点。联想到阿根廷在同墨西哥的比赛里被吹掉了两次有效的进攻,那么它们在同德国的比赛里还是要吃亏的。要是海因策动作还是那么大,被罚下去也是迟早的事情。
实力五五开,但德国有人和的因素,还有裁判帮忙,胜面就有六成。但不管怎么说,德阿大战无疑是四分之一决赛里最紧张激烈的
德国和阿根廷如愿进入了八强,但德国是完胜,阿根廷是险胜,就这点看,很多人就不会对阿根廷的前景看好。
德国战胜瑞典只用了15分钟就解决战斗,两名前锋波多尔斯基和克洛斯之间的配合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德国这条前锋线非常有特点,他们可以互相为对方扯开空挡,而且都有门前敏锐的感觉。这两个人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大,这就让对方的后卫不太好防守了。加上现在巴拉克也进入了状态,经常送上些有威胁的助攻,这就让德国的前锋线有足够的炮弹。
就配置上来讲,德国的这对前锋组合应该是效率最高的,他们都非常能跑,头球功夫也不错,克洛斯助攻的意识不错,波多尔斯基善于补射,这都是比较突出的优点。
德国队擅长远射,中场巴拉克等人都有很硬的脚头,这就迫使对方的拖后前卫为了防范对方远射不敢将位置太靠后,而对方的两个中卫又害怕对方前锋的冲击不敢把位置提的太前,这样在对方的中后卫和中前卫之间就有一片很大的真空,这是德国人最喜欢利用的地方,瑞典和德国的比赛打的非常被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禁区前给了德国人太多的空间,让巴拉克等人一次次的炮轰城门。
德国打瑞典其实就用了半场就解决战斗,在确立2比0的领先对方被罚下一人以后克林斯曼果断的重新布置了战术,德国不再是凌厉的进攻取而代之的是控制比赛的节奏,这其实才是德国人最高明之处,只要我能赢比赛就行,我不在乎获得多高的比分,这样比较务实的策略可以帮助德国走的更远。
阿根廷的比赛打的很艰苦,要不是马克西在加时赛的世界波墨西哥真的有可能将比赛拖入点球决战。因为都是美州球队的缘故,阿根廷要想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战胜对手很困难,墨西哥的技术并不比对方差,而且在身体对抗上墨西哥还要强于对方,这就是阿根廷无法赢球的根源。
阿根廷的中前场存在着问题,里克尔梅状态不是很好,但仍然传出了几脚非常有威胁的传球,两个后腰坎比亚索和马斯切拉诺给自己的进攻队员提供的支持太少。而萨维奥拉被对方的后卫彻底盯死了,克雷斯波的表现也是伐善可乘。
在进攻上阿根廷最大问题就是前锋和前卫有点脱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很难见到他们行云流水的配合。不知道这是否有墨西哥上了五个中场的缘故,给我的感觉是,阿根廷的进攻虽然厉害,但是它们还是比较惧怕技术型球队,只要能够在中场上和阿根廷抗衡,阿根廷的进攻威力其实并不大。
阿根廷的问题出在后卫线,墨西哥以索林镇守的左边做为主攻方向,这就彻底压制了索林的助攻。而在右路斯卡洛尼能力确实差一点,根本不敢助攻,表现过于中规中矩。两个中卫海因策和阿亚拉成了明显的软肋,阿根廷的失球和海因策有明显的责任,有几个明显的犯规就是裁判掏红牌也不为过。
在我看来,阿根廷虽然很强大,但弱点也非常明显。它们在进攻上过于依靠里克尔梅,一旦里克尔梅状态不好阿根廷的进攻就要瘫痪。克林斯曼可以考虑用温格的办法去对付里克尔梅,让小猪用吉尔伯托的方式盯防里克尔梅,这是对付阿根廷的正解。
其次就是一定要让拉姆多参与进攻,这样就可以间接的压制索林,让他不敢大胆进攻。
第三一定要严防萨维奥拉,要用墨西哥队马克斯的方式让兔子感到窒息,里克尔梅的传球大半是找萨维奥拉,在中场很难限制里克尔梅的活动区域的前提下盯斯萨维奥拉是围魏救赵的好办法。将里克尔梅的活动区域控制在本方禁区之外,如果能够切断里克尔梅和自己前锋的传球路线阿根廷进攻的威力就会减少一半。
第四利用对方中卫身材矮的弱点好好利用角球定位球角球的机会,同时要增加远射。
如果德国队比较忠实的执行这四条攻略,战胜阿根廷其实并不是难事。阿根廷有点里克尔梅依赖症,打蛇要打七寸的道理克林斯曼应该懂。德国的两个中卫转身比较慢,要想避免对方打自己的身后就要限制对方有威胁的直传,而阿根廷的进攻发起源就是里克尔梅。
用吉尔伯托的方式盯死里克尔梅,再用本方队员身材高大对方中卫防空能力不强的弱点多做些文章,德国人就可以看到战胜阿根廷的希望。
以目前的态势看,德国要发挥两个前锋冲击力强的特点,地面进攻和空中轰炸一起上,赋予巴拉克更多的自由度,增加拉姆的助攻次数,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以双方实力分析,胜负应该是五五波,但因为德国是东道主,裁判自然要照顾点。联想到阿根廷在同墨西哥的比赛里被吹掉了两次有效的进攻,那么它们在同德国的比赛里还是要吃亏的。要是海因策动作还是那么大,被罚下去也是迟早的事情。
实力五五开,但德国有人和的因素,还有裁判帮忙,胜面就有六成。但不管怎么说,德阿大战无疑是四分之一决赛里最紧张激烈的
前一篇:向姚明学习也要有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