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对开发商所建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没有什么概念,因此自然对27日国务院明确的政策了解不多。实际上从今年4月底,政府已经用该政策预热为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就埋下伏笔,希望降低开发的门槛,让更多的项目能够动起来。

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金融政策历来是房地产行业的“七寸”,影响极大。行业发展初期几乎没有门槛,凭批条子信誉贷款就可启动一个房地产项目,真所谓只要有请客吃饭的钱就可以做开发商,直到现在要求自由资金比例不断上升最高到35%。
35%是多少呢?基本上至少足够购置土地及启动项目,加上垫资及信贷支持,对开发商的资信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造就了2005-2007年的开发商疯狂圈地的背景,实际上是资金大举介入房地产行业的结果。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1-4月房地产行业完成投资为7290亿元,以35%自由资金要求估算,1-4月开发商自有资金约为2550亿元,若开发商的自由资金要求降低15%至20%,那么就是节约1093亿元,反过来再按照20%对等比例,即可最多多带动房地产行业多投资5468亿元,杠杆效应十分明显,想来广渠门的“地王归来”一定有因有果。
开发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带来新一轮抢地潮,政府也是为拉动经济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当然也是最大的受益方,在通胀和拉动GDP增长保就业方面显然政府已经选择前者,“地王归来”对房价的带动作用立竿见影,想来客户“抄底”“捡漏”已成历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