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的宏观调控最主要的,就是推出了新建房地产项目90平方米的户型应该占到住宅项目的70%以上。该政策推出的主旨在于降低购房门槛,满足中低收入购房人的购房要求。
但是,政策推出就遇到巨大的市场争议:
1、该政策的推出及后续执行细则的推出,导致市场在等待中度过了半年多的时间,间接导致了市场供求矛盾的紧张,对房价的上涨也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事实上,该政策并不适用于所有住宅项目,如在北京市东二环90平方米户型单价现在也要卖到2万多,总价就要接近200万,这就证明这样的政策并不能缓解社会对于购房的要求。反而面积的减小,很容易导致单价上升,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
昨天,关于90平方米这事又有新的进展,经过新的系数换算,又出了新的版本,旨在强调地区之间的差异,但是,却越描越黑,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市场上民生怨沸的现状,进一步影响了政策的公信力,事与愿违。
其实,在正常的市场上,限制户型是计划思维的管理方式,肯定和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
但是,享受政府补助的住房,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因为他们不是商品,因此就必须限制户型,甚至100%的户型面积都在90平方米以下都不为过。但是对于商品房,可以完全放开不做任何限制。
这才是解决户型面积的根本之道
前一篇:股市热,房地产市场受影响吗?
后一篇:“叁仟制”和“零团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