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观调控两年,房价上涨50%

(2006-11-21 15:00:20)
    根据北京市的统计,2005年1月新售商品房预售的平均价格为6799元/平方米;2005年4月国务院出台“国八条”,拉开地产调控的大幕,而经过两年的宏观调控,北京市2006年10月的新售商品房的平均售价为9629元/平方米,房价已经涨了42%。 估计到今年12月,房价肯定上涨超过50%。
    面对目前北京市高速增长的房价,不仅证明两年来,宏观调控的措施失效,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似乎目前所有的宏观政策已经无法绑住房价这匹失控的骏马,我们接下来就要面对,2007年的一季度的房价究竟要涨多高?!
    我有时候也茫然,难道北京的房价真的不高?真的要和韩国首尔一样也要到均价4-5万才合理吗?
    有目共睹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制度日趋完善,政府的行业管制也日趋成熟,但是,多少也可以看到很多计划行政手段的影子。现在是约管越高,越高越管,现在是政府干政府的,市场干市场的。
    看看市场的需求组成:
   
    廉租房:最低收入家庭需要,政府低租金提供
    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低收入家庭需要,政府补贴性质,再上市需要回购或征高税
    商品房:中高收入家庭和投资者需要,自由流通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中国还没有建立收入审查机制,所以,所谓房价问题是社会问题的谈法根本就无从考证。
   
    因此,从需求入手,也许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即根据个人资产(银行存款+房产+汽车),来决定政府需要提供保障或补贴的对象,然后,房价放开,由市场决定。现在银行已经联网、售房已经联网,个人资产审查机制应该具备了技术条件,呼之欲出了。
   
    新形式下的房地产政策,肯定是一系列政策的组合,但是肯定也是和规范市场、引导需求(不是抑制需求)、调节供应有关。只在舆论上的口诛笔伐,对房价是没有用的。房地产现在已经市场化,政府也应该意识到不可能象控制媒价、电信费、电价、油价一样的思路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了。
    看来,形成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思路,还要经过很长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